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小说巨著。
C.《孟子》是记录孔子和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四书”之一。
D.陶渊明《饮酒(其五)》是古体诗,杜甫《春望》是近体诗,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词。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凛洌 默契 一丝不苟 白手起家
B. 关键 姿态 振耳欲聋 梦想成真
C. 绽放 咆哮 殚精竭虑 无怨无悔
D. 风采 承载 惊心动魄 玩强攻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经常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面是李同学找到的关于“读书”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记忆,二是书籍。
②为什么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③显然,是以后者为主,把脑海里的记忆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④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
⑤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这种能读能写的好本领。
⑥后一代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A.②①③⑥⑤④
B.②①⑥③④⑤
C.④①③⑤⑥②
D.④②①③⑥⑤
5、赏析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谈谈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
6、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用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老翁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习近平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来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杜甫那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5)日本舞鹤市向中国捐出的抗“疫”物资上印着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人爱花,常把各种花写进诗文中,赋予它们人的品格与情感。请从下面的花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牡丹花 桃花 梨花 菊花 梅花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7、《昆虫记》一书是法国昆虫学家①_______所著。阅读后,你觉得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昆虫世界?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明。(100字左右)
8、现代文阅读
轻 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晦暗的廊灯的忿恨。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却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而那盏灯,也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黯淡无光的走廊,便瞬间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世风日下,却始终自己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而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说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只要我自己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相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不去自己主动找,它怎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却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操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却是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何必跟他客气,他不仁在先,我又为何再做君子?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一下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把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归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自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竟是如此地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晦暗( ) 低廉 ( ) 诧异( ) 催促( )
【2】文章第5段写路人的表现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中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文中主要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纵观全文,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且无力”?
【6】文中“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一句意蕴丰富,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7】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它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别人眼中幼稚的孩童,而是意味着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意味着我们已经可以独立、自律和自控。
但是,成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这条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也一定品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是你成长途中的宝贵财富。现在,请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并将其诉诸笔端。
请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1)自拟题目;(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3)不少于500字;(4)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