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B. 丁俊晖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无动于衷,镇定自若,最终赢得了比赛。
C.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D. 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疾的顽症,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饮食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C. “月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下池塘之水的澄澈,点染出一个空明灵动,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D. 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一书。他在《蝉》中,用文艺的笔调客观记录了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
B. 一般说来,八句的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也必须押韵。
C.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在敬谦辞中,贵宾来临说“莅临”,称己见解说“拙见”,请人保存说“惠存”,称人父亲说“令尊”。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C.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D.当四川汶川大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 “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 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2】“觅封侯”借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有何作用?
6、古诗文名句默写。
意象是鉴赏诗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1)松柏——高洁、坚贞的象征。如刘桢《赠从弟》中“_______?_______”,在一问一答间表明坚贞志向。
(2)蓬草——暗示远行,流露孤独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
(3)桃花——出自陶渊明“桃源”的意象,象征理想、美好生活。如张旭《桃花溪》中“_______、_______”
(4)夕阳——苍凉沉郁,寄托郁愤之情。如朱敦儒《相见欢》中“_______”。
(5)山水——自然生活,净化心灵,寄寓情怀。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表达“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之心。
7、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以上文段中选自《______》,文段中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人名)。
8、阅读下面的文中,完成下面小题。
大美田园
王本道
①千百年来,“田园”这两个字,在国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虽然自幼在城里长大,但自打脱离童稚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车驶离市区,眼前出现坦荡开阔的原野,宁静旷达的村落,袅袅升空的炊烟,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缈的梦境。对田园的眷恋,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来,我约了三两好友,利用休息日出离市区,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晚霞,在辽河盘锦水乡徜徉。这里一马平川,坦荡如砥,大小河流交错如织。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风徐来,水波澹荡,周遭世界绿得无拘无束,飞扬洒脱,一缕缕甜丝丝的清香在微风吹拂下掠过鼻息。那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的芬芳,田园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纷飞,阳光浑朴天真,稻秧恣意茁长。虽然还没有到水稻扬花的季节,但可以想象出一束束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农民的心里有种淳朴的香甜。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鲜红、橘红、粉红、淡紫、洁白,星星点点,缠缠绵绵,与天边稀疏的云朵连成了一片。身旁的沟渠里,田水在哗哗地流淌,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一位农人头戴斗笠,手牵一头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浅水漫漫,倒映着老人和水牛移动的身影,姗姗可爱。据唐人《云仙杂记》中记载,“渊明尝闻田水声,倚仗久听,叹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耳听水流潺潺,满目双色莹莹,令他身心顿爽。
③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有着很深的田园情结。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都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种理想生存方式的诗意表现。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有其共有的生存态度,即使离开故土,但其心灵深处依然有一种执拗的田园情结。人们如眷恋母亲一样的眷恋田园,不仅仅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园。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更因为那里有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弥漫着成熟庄稼气味的田垄。田园承载着记忆,承载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
④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潋滟,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此时,天空焕发出这个季节惬意的火热和光辉。放眼四望,稠密的芦苇,连绵在天地之间。走在芦荡的小径之上,苇叶葱茏,宛如轻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随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们置身其中,只能看到头顶的蓝天一线。行进之中,芦荡深处不断“扑棱棱”地飞出一只只大鸟,朋友告诉我说,眼前飞起又旋即隐没的是白鹭,而那直翔云天的是芦鹰……“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诗人写下的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真的是浮动着颜色呢!
⑤我暗忖,无论是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众多的田园诗人,抑或是当今世界的后来人,憧憬田园之美是多少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对那种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不仅可以“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⑥正午时分,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无垠的天地间迷离闪烁。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选自《天津日报》2020 年8 月 11 日,有改动)
【1】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梳理,请你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
向往田园,来到水乡→__________→产生联想,引发遐思→___________→抒发感想,离开水乡
【2】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
(1)虽然是绿肥红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走在芦荡的小径之上,苇叶葱茏,宛如轻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随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
【4】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9、题目:窗外
要求:1.文体自选;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4.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