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B. 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 中非建立友好关系,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双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D. 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不停地汲取知识,使自已的学识渊博

2、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学习态度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学习成绩”一句中“截然不同”使用得当。

B.“为了看到美丽,我们愿意等到花朵盛开”中的“愿意”不是动词。

C.“小女孩毛嘟嘟的睫毛好似茂密的小森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qí) 时(chà) 痪(tān) 絮叨叨(xù)

B. (suì) (ǎi)   (záo) 人迹(hǎn)

C. 徊(pái) (zhì) 开(zhàn)  花团锦(cù)

D. (jié)   (niàng)  (dǎo) 咄逼人(chuò)

 

4、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 瞭亮 贮蓄 混为一谈

B.敛财 分歧 干躁 油然而生

C.倜傥 诀别 绽放 人声鼎沸

D.粗犷 笃志 遮敝 绿茵场

5、下列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袁隆平院士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广应用后不仅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B.《袁隆平的故事》以袁隆平学生时代开篇,丛青年求学到人生圆梦,全书23个篇章,近60个小故事,细述袁隆平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一生。C.书中故事以温暖的笔触全景式展现袁隆平的多彩生活、执着追求和磊落胸襟,将孩子们的袁爷爷还原成可爱、可亲、可敬的晋通人。D.这是目前唯一完整记录到袁隆平晚年直至生命最后的故事读本。

A.A

B.B

C.C

D.D

6、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附    jiàn chènɡ 相形见chū

B.shì   chuò   安然无yànɡ

C.qiè   xìn tiǎn 紫嫣红chà

D.弓xián  zhān xià  来之食jiē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他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B. 古时女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C. 敬称是表示尊称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性: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课内诗文默写填空

(1)《论语》之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政》)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

(3)《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星游走于乡野的光

①48年前,我在一所乡村小学当班主任。学校离家不远,只要在一条俗称“牛车路”的大路上走十多分钟,路两旁是田地。晚上,在教导处改完作业,信步回家,一路有呱呱的蛙声、唧唧的蟋蟀声。初春,风夹带紫云英的淡香。深秋,稻子收割以后,农民在田里堆起带禾稿的泥来焚烧,来年用作肥料,空气里充满亲切的焦煳味,一如灶头上被急火烧过头的锅巴逸出的香气。

②一个夜晚,阴天,星星隐藏在云里,竹林黑压压地嵌在黑灰色的天幕上。建在大路旁的医疗站,平日窗子总映出长方形的黄色光晕,今晚却没有,停电了。没有外物掺杂的黑足够纯粹。幸亏路走惯了,哪里拐弯,哪里靠近小溪,心中有数。不久前,也是漆黑的夜,我从学校走出,本该左拐,但忙于和同事说话,多走了两步,栽进池塘里去了,就因为那是新路。

③忽然,远处浮动起一钴蓝色的光,小而灼亮。揣测方位,该在拱桥上,我顿住脚。离拱桥一里的坡下,住着两户仵工,仵工门后摆着很多用过的棺木。人们说鬼火会从那里飘起,我却从来没见过。蓝色的光向我游来,曳着一条小尾巴。它时快时慢,快起来变为光弧,有如后来的歌星演唱会上观众手里的光棒。

④钴蓝色的光伴着人声,我又惊又喜,快步迎上,两个嘻嘻哈哈的男孩子和我相遇了。从嗓音听出,是我的学生-阿松和阿汗,班里的一对同桌。他们把蓝光举起,照着我,一起叫了一声“老师”。我盯着蓝光,问:“这是什么?”

⑤“刚刚逮的。”阿松把一个墨水瓶递给我。我拿过来一看,里面爬着上百只尾巴发光的昆虫,光莹如水晶,近于雪白,集结起来,却是敞亮的蓝。“哪里逮的?”我的兴致来了。

⑥他们说,在莲塘村后山的林子里,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我说好。

⑦他们领着我,离开大路,绕过村边的池塘,站在林子旁。这儿,萤火虫飞来飞去,有如从一炉钢水里溅起来的火星儿。太可爱了!小不点的提灯者瞎忙着,飞过来飞过去。我和他们坐在草地上,聊了一会儿闲话。露水滴在额头,我说,你们该回家了。他们说好的。阿松把墨水瓶递给我,我说,你们留下,大人不玩。“路上做手电筒嘛!”阿汗说。我犹豫了一下,问:“总不能老关在里面吧?会死掉呢。”这问题难倒了他们。我想到办法:回到家就放它们飞走。

⑧和两个孩子分手,回到大路。手里捧着钴蓝色的光源,想着两个孩子。他们是全班最调皮的,就在上星期,我在校门外建在鱼塘上的厕所前,撞到阿汗,他神情紧张地拦截每一个想进去的同学,高叫:“满座满座。”我知道必有蹊跷,走进去一看,厕所下垂着一根线。我推开门,把牵线的阿松揪出来。两个捣蛋鬼一个在偷鱼,一个在望风。校长对他们提出警告。可是,刚才他们被钴蓝色的光照着的脸,只有天真。

⑨送我萤火虫的阿松,四年前曾在聚会中见到,快六十岁了,老成持重的泥水匠。我问起当年的事情,他全忘了。我却一直没有忘记黑暗中捧着钴蓝色的光嘻嘻哈哈地朝我走来的两个孩童,以及平生第一次捧着萤火虫走路时心里充满的纯净的诗意。记得走到家门口,在草地上倒空了墨水瓶,刹那间,头顶布满了繁星。

(文/刘荒田)

【注释】①钴蓝色:带绿光的蓝色。②仵工:从事死人尸体的抬运或埋葬的工人。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第③段加点的“星”能否改为“道”?请说明理由。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4】第⑧段画直线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5】作者以“刹那间,头顶布满了繁星”作为结尾,有什么好处?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青虫之爱

毕淑敏

①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②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也不敢锻炼她了。

③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然后用杀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④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⑤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撇撇嘴说,我又不是你妈,我怎么会知道啊!

⑥女友说,你可算说到点子上了,怕虫就是和我妈有关。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叫虫蛰了。从此以后我妈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⑦后来如何好的呢?我追问。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阴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头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⑧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⑨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⑩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⑪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⑫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拜……”。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⑬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⑭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

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

3“第一次把一条活的虫子捏在手心”时,“女友”的内心是恐惧的。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女友”的恐惧?请找出来。

4文章以“青虫之爱”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女友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期间,一事一物的陪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选材适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

要求:

(1)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素材。

(2)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