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迪庆藏族自治州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远存在于大海之中。这个比喻说明(     

①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舞台②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

③个人离开社会也照样生活④个人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4月13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开放。出台这一规定(       

①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体现有了规则就能战胜疫情

③表明规则有利于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④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铁列车方便人们出行;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各种演出和展览丰富了文化生活;惠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事实印证了(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②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

③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④每一个人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各项建设蓬勃发展,其主观条件是(     

①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③国家采取的积极措施④一代代人埋头苦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长期献身艰苦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4、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选项中属于诉讼的是(     

A.李强委托律师帮助打赢合同违约纠纷案

B.李奶奶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写好了遗嘱

C.王莉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重新走进课堂

D.小峰请警察帮忙找回被偷的手机和书包

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马某无证明强行外出,不听防疫工作人员劝阻,还对阻拦其翻越栅栏的工作人员打了一拳。事后,马某寻衅滋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马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行政拘留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④我们要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远离犯罪,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停放的轿车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附近市民合力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国家机关应严格执法,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保障

②只有经过物业批准的居民才可以占用或更改消防通道

③物业应该严格公正执法,严厉惩处随意占道不法行为

④公民应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准绳,维护有序社会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4月6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董志民虐待、非法拘禁案,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不是司法机关

④有期徒刑和拘役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生活中处处能看到各种温馨提示。这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关爱。下列温馨提示与关爱他人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B.   

C.   

D.   

9、漫画中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是(     

A.一般违法行为,赔礼道歉

B.严重违法行为,刑罚处罚

C.一般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D.严重违法行为,行政处分

10、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我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适合初中生的社会公益活动有(        )

①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③参加学校各种学习竞赛                         ④抽空探望孤寡老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重庆江北区步行街推广“绿色”广场舞,数百名广场舞爱好者戴着耳机翩翩起舞,现场听不到一点音乐的声音,此举深得民众好评。这说明.(     

①健身应鼓励,市民不能干涉②爱好各不同,广场舞应支持

③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④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图是小何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A.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B.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发展无关

13、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一米线”能够(     

①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②规范行为,优化生活环境

③约束自由,限制合法权利④尊重权益,彰显社会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小军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周末社会实践活动后说:“参加活动,可以锻炼我的意志,增强我的环保意识,对我的学习、成长有好处,还能使我感受正能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B.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

C.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耗费精力和时间,影响学习

15、犯罪有百害而无一利,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普遍约束性

B.刑事违法性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

16、双脚丈量世界,双眼记录四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进社会生活,开拓见闻、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     

①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③在实践中发展成就自己④一定能确保事业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因此,我们青年一代应该(     

A.维护与改进规则,规则失去了实际意义

B.投身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C.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突出个人的发展

D.认识到社会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18、被喻为“两栖刀锋”营长的抚州籍军人陈松,自小深受黎川红色文化熏陶,少年时就立下了参军报国的宏愿,熟练掌握12种武器装备运用,被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被陆军表彰为第五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向陈松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       

A.投笔从戎,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B.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收获名利

C.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D.努力学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19、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助人为乐无小事,提高修养显魅力

B.“行己有耻”知荣辱,爱护公物展风貌

C.尊老爱幼美德传,法定义务需履行

D.文明有礼树新风,关爱他人显真情

20、八上道法学习,小明绘制下列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在法律课堂上,小伟说:“在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至12岁。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等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犯罪才受法律的制裁,一般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结合所学知识对小伟的结论进行辨别和分析。

22、背景材料:学习了“网络改变世界”这一框题后,八年级(7)班同学李华感叹道:“网络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下图漫画,

请你对李华的观点进行辨析。

23、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我们青少年不可以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青少年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观察下面漫画《井喷》,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教材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说明了什么。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还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25、为加速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对加快平武、北川等地灾后恢复重建,帮助沿线羌族、藏族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省委、省政府决定修建绵九高速公路。沿线市民、村民在同政府协商占地、搬迁事宜时,没有提出过高、过分的要求,使绵九高速能够于2016年9月顺利开工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材料对如何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给我们哪些启示?

(3)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如何维护公共利益?

 

26、观察下图,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一种什么行为?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这种行为?

27、增强宪法意识

材料一 我国法律体系金字塔

材料二   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谈谈你对宪法的地位的认识?

(3)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8、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近年来,虽然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但醉驾交通违法行为人数仍居高不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2)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

(3)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