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事件的时间轴,其中“?”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会宁会师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2、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次大会是

A. 中共十四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自由、平等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4、如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所做的学习笔记。这篇学习笔记的主题是

A.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B.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C.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5、下列数据中,最能说明“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论断的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B. 农民土地所有由1.5%上升到96.2%

C. 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到96.2%

D. 外资企业由19.1%上升到32.2%

6、清政府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①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②清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③清设立“驻藏大臣”  

④清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俄底浦斯王》

 

8、聂荣臻答《抗敌报》记者问时说到:“这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下列有关此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正大胜利

C.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下列对建国初期士地改革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开始于1950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苹法》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0、“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 独立战争 B. 新航路开辟

C. 文艺复兴 D. 法国大革命

11、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天工开物》是现存最早的地理学著作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  ③《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这一发明传到欧洲,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条件。它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3、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14、下面的知识清单是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个学习资源包,由此可知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文章《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视频《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A.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与振兴

B.非洲人民的独立运动

C.殖民地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D.拉美地区的振兴

15、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赵州桥

D. 长城

16、复习课上,王老师收集了如下图片,请你据此分析,王老师这节复习课的主题是

甲骨文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金字塔

释迦牟尼佛像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亚欧文明

C.亚欧封建国家

D.亚非封建国家

17、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而。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回族的形成

D.遣唐使来唐学习

18、《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材料中包含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为

①统一度量衡

②统一服饰

③统一车轨

④统一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绝、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是

A. 哥伦布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麦哲伦

20、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课堂正在开展主题式复习课,板书上分别写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据此判定这一学习主题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C.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城市名称。

(1)六朝古都金陵城,近代中国由此开始________

(2)物华天宝人杰昌,军旗升起英雄城________

(3)南湖圣地有游船,开天辟地共产党________

(4)一夜崛起的城市,改革开放的窗口________

 

22、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3、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4、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5、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1961年,________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6、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

A.鸦片战争 B.新中国的成立

C.虎门销烟 D.洋务运动

 

27、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⑴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⑵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改革。

⑶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8、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9、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主题探究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未来。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对2019年央视春晚的四个会场——北京、井冈山、长春、深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借助这四个城市,以“道路”为主题展开了历史探究活动。

【独立之路】

(1)在1927年的井冈山和1949年的北京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践行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富强之路】

(3)长春被称为“共和国长子”,1956年在长春建成了什么重工业项目?

(4)深圳的崛起得益于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以此次会议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什么?

【筑梦之路】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6)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

33、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2)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材料四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材料四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