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乐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这体现了(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大大拓宽了人们民主生活的渠道

2、以下按照扰乱社会秩序的类型分类,最合理的一组是(     

①中学生王某在游览时在名胜古迹上刻下“**到此一游”,留作纪念

②八年级学生李某为了上学时不迟到,在机动车离自己较远的情况下闯红灯

③八年级学生张某和赵某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④赵某因为对拆迁补偿数额不满意,聚众围堵镇政府,影响镇政府正常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2023年,在我们的记忆相册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瞬间:外卖小哥彭清林路遇女子跳水水,从桥上一跃而下施救;甘肃地震后,拉面店老板坚持拒收救援人员的餐费;群众为冒雨执勤的交警打伞……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这一个个镜头(     

①说明关爱只发生在特定群体②汇聚成爱的海洋,使社会更加和谐

③传递美好情感,给人们带来温暖④启示我们要尽己所能,献出爱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因为(     

A.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个人利益的存在

B.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C.国家利益只包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D.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5、高中生东东上初中时学习很优秀,后来,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能经常去网吧,他多次手持凶器抢劫同学财物。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这警醒我们(     

A.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

B.高中学生违法可以减轻处罚

C.犯罪行为与违法行为没区别

D.犯罪的法律后果是有期徒刑

6、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份完成本地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删除了“超生即开除”的相关规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改变

②规则就是规则,是不进行能改变的

③规则不适应时需要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应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近年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志愿者代表,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用自己的能量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人,温暖着这座城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需要做到(     )

A.分清是非,遵纪守法

B.身体力行,热心友善

C.关注自己,无视他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一位市民骑着电动车从南向北行驶,民警发现,该市民头上只戴了遮阳帽,被拦下后,她表示自己因为天热,为了防晒,所以只戴了遮阳帽而未佩戴头盔。民警对其进行了教育并处罚。这教育广大市民(     

①佩戴头盔可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敬畏规则

③遵守社会规则只能依赖外在约束④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达840余万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出行,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消费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建设诚信社会②我国诚信社会建设面临重重困难

③此举有利于增强公民诚信意识④这有利于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实现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②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③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④无论何时何地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的刘天民,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和“进城机会”,怀揣“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返乡。 他带领村民, 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他的做法(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处事准则

②表现出待人以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③彰显了敢于追梦、振兴乡村的爱国情怀

④展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1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的身份要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

③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之际,某班同学专门组织了一场“大国点名:我参与,我行动”的大讨论。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①人口普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利益至上

②人口普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完全等同

④“大国点名:我参与”,国家利益只有通过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宗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烛。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③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负责任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图反映了张某因违反法律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张某的违法行为是(     

   

A.贩卖毒品,数额巨大

B.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17、班级周一大扫除,八年级学生李某在擦窗户时,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一块玻璃。事后,她主动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为教室换了一块新玻璃。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有过失时,勇于承担过失是负责任的表现

②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无责一身轻

③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就一定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敢承担自己的过失所导致的后果更能考验人的勇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暑假期间,同学们或研学旅行,或劳动体验,或参观博物馆,或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真正有了“亲密接触”。参加这些活动使同学们(     

①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耽误学习,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这告诉我们应该拥有关爱之心,其原因在于(     

①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②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④关爱他人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23年7月4日,山东烟台男子刘某因抖音个人账号上多次捏造视频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7日。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拒绝网络交流,自觉抵制一切谣言

B.广泛浏览各种网站,接受所有信息

C.主动和公安机关一起处罚造谣行为

D.提高辨析信息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电影院里,大家都在安静地看电影,小明却与旁边的同学嬉笑打闹,工作人员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判断:

理由:

22、我们中学生年龄还小,不可能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也没有必要关注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言论进行评析。

23、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了以“网络世界中的我为主题的调查征帖活动,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跟帖:

小刚同学:迷游戏,聊QQ,见网友。

小东同学:泄情绪,发私愤,传谣言。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做法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崇尚美德,见贤思齐】

长沙某中学开展“新时代好学生”评选活动,小范被所在班级推举为候选人。下面是小范的几个生活片段,请你说说他被推荐的理由。

生活片段

推荐理由

小范每次去食堂就餐都自觉排队,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或问好。

小范的新衣服不小心被同桌弄脏了,看见同桌比较自责,他不仅没有生气,还反过来安慰同桌。

小范从不轻易许诺,但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尽力做到、做好。

小范平时省吃俭用,将剩下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

2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请对以下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并把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①劳动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选举和被选举   ⑤人身自由   ⑥受教育

26、2018年9月1日,“中国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河南鹤壁隆重开幕。在本次盛会上,参会人员对“互联网+创业创新与现代农业”进行重点探讨和分享,为政商界人士“风暴”了一次“互联网+产业转型”的深度知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大数据驱动”概念,也正随着服务经济进入中国经济的主战场。鹤壁市政府也表示,在“互联网+民生”这一块,可以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精准扶贫、智慧创业就业等,更好地服务多元化民生需求,同时也尽力遏制网络的弊端。

(1)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了哪些积极作用?

(2)网络服务民主需求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力遏制网络弊端。青少年该如何安全、健康使用网络?

27、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我们并没有真正跳出“大疫面前有大谣”的窠臼,网络谣言不时出现。仍旧有少数人或出于愚昧无知,或出于心理扭曲而制造或传播谣言,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同时,也面临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

(1)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存在有哪些消极影响?

(2)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抵制谣言做出自己的贡献?

28、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会发现有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跨越隔离栏、违章骑车、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共享单车乱停放等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因此,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

甲: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乙: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享有自由,无须在意那些规则。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