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后中国有两个地区的崛起经常被外国人提到,一个是80年代的深圳经济特区,另外一个是90年代的上海浦东新区。这说明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2、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拨乱反正取得成效
5、“神七”发射、中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农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袁隆平培育成功型籼杂交水稻
C.“863”计划的实施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6、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一总方略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改革开放
D. “一带一路”建设
7、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 )
A.《黄河颂》
B.《长江之歌》
C.《国际歌》
D.《义勇军进行曲》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指
A.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9、观察下图,中共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请给这一漫画配上说明性的文字,最好选择( )
A.改善生态环境
B.努力发展经济
C.反对铺张浪费
D.党风廉政建设
10、20世纪80年代,传唱到大陆的港台歌曲《我的中国心》《爸爸的草鞋》(主题:为不能归乡的台湾老兵请命)等迅速流行。这些歌曲的流行说明
A.对外开放能促进文化的交流
B.民族团结有利于共同发展
C.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D.港澳回归彰显了国家主权
11、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A.搞活经济政策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对外开放政策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实施西部大开发
C.共同繁荣发展 D.一国两制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周恩来总理卓越的外交才能
14、深圳在几年内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5、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6、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这是因为当时
A.物资匮乏,计划供应
B.物资丰富,敞开销售
C.为了收藏,发行票证
D.照顾贫困,方便使用
17、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的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8、如果请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配上主题词,你应该选择( )
A.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 改革开放,春雷响起
19、在厦门岛东南海滩,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对图片中文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C.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20、“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我国在“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轻工业 B.农业 C.商业 D.重工业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3、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_____)组织的成员。(____)被称为“两弹元勋”。袁隆平被誉为(_____)。
2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25、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7、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9、“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32、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3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34、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 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