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有关这段历史的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南京,因为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开始接受侵略者提出的领土要求
B.19世纪中后期,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圆明园开始成为一处遗址
C.19世纪末,日本人在中国建厂,加大对中国经济掠夺
D.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党的十九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自2008年以来,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赴台旅游人数占其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24.65%增加至2015年的54.58%。其中,大陆自2010年以来持续成为台湾地区的第一大客源地。上述材料说明( )
A.旅游事业促进澳门发展
B.赴台旅游利于香港问题解决
C.海峡两岸联系日益紧密
D.港澳回归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5、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总设计师林鸣是我们所有兴化人的骄傲。这所大桥的建成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点是
A.都设立了经济特区 B.都成立了特别行政区
C.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都由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6、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能反映五四运动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7、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林彪 D.焦裕禄
8、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A.林彪
B.王洪文
C.张春桥
D.姚文元
9、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0、下面知识卡片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11、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16年10月19日,“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世界航天大国地位。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奠定最初基础的是( )
A.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12、《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14、1954年宪法须有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其主要原因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未完成
15、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②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③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将实行民族区域城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④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D. 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
18、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哪些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农业 (2)交通运输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4)手工业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实行股份制
D.自愿互利
2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某个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利机关。”该“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1、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2、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3、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5、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6、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2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28、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2、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3、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3)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建国后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转移?它开启了什么时代?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谁提出来的?又分别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分期示意图
(1)补充填写上图中①和②处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又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图
(2)写出图中③、④处正确对应的思想理论名称。
材料三:(见下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