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是本次会议通过的决议:
A.会议决定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会议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D.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的完成
3、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4、“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5、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②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6、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改变这种局面国家采取的战略是
A. 科教兴国
B. 人才强国
C.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D. 西部大开发
7、按照国际惯例,最高的礼节是21响礼炮。然而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却由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联想一下,28具有深刻的含义,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8、下图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出现该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和苏联关系破裂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
9、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10、“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誓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②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④为万世开太平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1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文中“台湾方面领导人”是( )
A.汪道涵 B.蔡英文 C.辜振甫 D.马英九
1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完成
13、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14、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一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
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
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15、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少数民族地区 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16、“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他提出了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全方位外交布局
17、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18、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A.“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B.中共“七大”之后
C.中共“八大”之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9、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
D.完成“一带一路”的建设
20、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2、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3、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25、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6、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7、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8、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2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31、“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33、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材料三 尼克松任总统后,致力于中美关系的改善,1970年他在国会演说时强调:“美国无视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是个错误,我们寻求开放的世界,努力探索对中国贸易和人员交流的开放……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不成功的。要看到中国的潜在力量,任何外交灵敏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视和拒绝,让中国继续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军备、安全、人口、环境问题变得复杂化和难以解决。”
——《外交季刊》
材料四 40年来,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梅开三度”是指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尼克松主张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新思路。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