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属于上题会议通过的决定的有

①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3、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小王同学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如下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4、人们的姓名往往蕴含着父母的期望与时代的变迁。根据史实推断,王解放,张跃进,李文革,刘开放四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最有可能是(   )

A. 李文革 B. 王解放 C. 张跃进 D. 刘开放

5、春联内容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6、“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B.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 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

D.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7、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重中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8、为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1966年我国建立的新型部队是( )

A. 东海舰队   B. 空军   C. 特种部队   D. 第二炮兵

9、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

A.组建导弹部队 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

1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轿车”,老百姓衣食住行发生的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人民已经初步解决温饱

B.物价便宜了,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C.人们省吃俭用,手里的余钱越来越多

D.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2、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土地属于( )

A. 土地归全体农民所有   B. 土地归集体所有

C. 土地归国家所有   D. 土地归地主所有

13、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于2019年4月22日至25日在青岛及附近海空域举行。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

14、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5、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16、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17、“1950年12月25日要分地了,他们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来到酒满他们汗水的田里,等着乡政府于部的到来。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尽不住泪流满面。”这段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18、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重大贡献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是(   )

A. 十世班禅 B. 五世达赖 C. 阿沛•阿旺晋美 D. 伊藤博文

19、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历史,65年前的万隆会议所产生的外交成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对外开放战略

20、2020年的抗疫斗争中人们亲切地把医务人员称为“最美逆行者”。“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应称之为

A.建设社会主义模范

B.国防战线的标兵

C.共和国的钢铁卫士

D.科技战线的楷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西藏和平解放:经过: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____,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2、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23、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5、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6、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7、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8、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_____________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9、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30、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列举一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2、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量失误一例。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共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2年全国通用粮票   长城信用卡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下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语录:

①爱人民首先要爱农民。

②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③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农民还是古代化,中国就不会现代化!

④我们欠农民太多。农民穷,中国穷,农民古代化,中国不可能现代化,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数典忘祖!

⑤我在农村问题上有一条原则:尊重农民,让农民真正解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建国初期我国采取什么措施让农民获得解放,正真成为土地主人?

(4)“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举一例说明中国农村改革中的失误?

(5)“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我国实行什么措施使农民富裕起来?

(6)“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数典忘祖!”说说如何实现农村现代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