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大爷唯一的儿子下了岗,他可以每月领取一部分钱。这属于
A.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社会救济
2、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A. 有利于祖国统一
B. 有利于民族平等
C. 有利于民族团结
D. 有利于地区发展
3、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成立于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6、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子,一年之中全家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3年,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收获谷子1600千克,全年有米吃,能吃到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些变化说明
A.我国已经从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农业合作化运动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落后农村经济
D.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7、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8、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
②中美、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③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④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A.经济建设
B.文学艺术
C.国防科技
D.民族宗教
10、在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种政策”是指
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兼并
D. 没收
11、“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C. 进行抗美援朝
D. 实行士地改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时间是:( )
A.1970
B.1971
C.1972
D.1973
13、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有
①大庆油田建设起来 ②兰新等铁路通车 ③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1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A. 1956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6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6、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和统一,为西藏废除农奴制度提供了前提条件。”材料叙述的是西藏和平解放
A.背景
B.目的
C.经过
D.意义
1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和纪年方式 D.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C. 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1、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2、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3、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4、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5、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26、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27、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8、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30、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31、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后,我国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谁?这一理论在哪一次会议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思想也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4、简答题
(1)习近平讲话中提出的,为实现中国梦指航向的“三个必须”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