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是

A. 王淦昌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钱学森

2、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九万里舆图,归属民权,山河革旧;数千年历史,废除帝制,岁月鼎新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D.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美国发起的挑拨,周恩来所发表的演讲贏得了亚非国家的支持。他提出的方针是

A.自由贸易 B.求同存异 C.经济援助 D.联合抗美

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B.毛泽东接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C.彭德怀带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D.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5、“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我们今天把它叫做

A.澳门特别行政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台湾省

D.深圳经济特区

6、中国河北雄安新区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组成。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属于对外格局中的哪一阶段?(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特别行政区

7、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

8、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次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B.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C.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10、在一位同学查找的资料中出现了“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等词汇,由此可以判断这位同学关注的著名人物是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袁隆平

D.屠呦呦

11、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成为经济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2、1958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标志是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后来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莫言

1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马克思主义理论

C. 空想社会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1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年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土地政革和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构建形成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③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④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国防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1976年清明节前后,天安门前流传一首诗。“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是

A.刘少奇

B.彭德怀

C.朱德

D.周恩来

1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D.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19、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一组是

A.新中国的成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中共十三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地位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D.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0、1956年,中共八大后,国家开始了全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八大做出这一决定的依据是

A.新中国建立不久,面临帝国主义列强威胁

B.第一届人大召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果显著

C.三大改造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改变

D.自然灾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2、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3、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4、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25、(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7、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8、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29、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0、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

材料一 1951年的5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迈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增进了全球福祉,促进了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签订《十七条协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己经被成功实践?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造福了世界”的表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