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2、下图是“央视新闻客户端”为庆祝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生日”,发布的宜传海报。请你判断,该海报发布的时间是( )
A.2020年8月1日
B.2020年8月15日
C.2022年4月23日
D.2022年9月25日
3、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下列诗句中与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有关的是( )
A.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4、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5、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下列措施中与这一目标不符的是
A.扩大人民军队规模,增加人民军队数量
B.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C.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D.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6、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C.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D.经济建设遭到破坏
8、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9、观察下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在北京中南海的合影,指出第一排左起第四位重要历史人物是
A.朱德 B.毛泽东 C.李济深 D.周恩来
10、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美国帮助
B.中美两国人民的强烈要求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D.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11、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 )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
B.“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D.“铁人”——邱少云
12、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图所示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是指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实施“一带一路”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取的的成就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壮大了国防力量
B.增强了粮食产量
C.保障了生命健康
D.促进了科技发展
16、2013年4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等及首都数万干部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做出建立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决定的会议是
A.中国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这一“事件”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8、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领导人是
A.刘少奇
B.朱德
C.周恩来
D.毛泽东
19、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建设成就的是( )
A.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20、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关键信息:“兰考” “治沙” “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2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4、“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25、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6、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7、1955年 _________ 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8、“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29、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30、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1、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在这次战争中涌现的两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3)我们中学生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4)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哪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材料二
材料三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1)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