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以一国两制首先解决了( )

A. 澳门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殖民问题 D. 香港问题

2、与标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配的领导人应该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习近平

D.胡锦涛

3、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 “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提高了申国的国际地位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鼓舞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4、“人民自己成了中国土地上的主人,而反动派在中国的统治就从此永远不可挽回地被推翻了。……中国人民不但对国内敌人取得了胜利,同时也对国外敌人即美国的帝国主义干涉者取得了胜利。”这段话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A.背景 B.标志 C.经过 D.意义

5、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

②袁世凯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漫画是一种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图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业生产高速发展

C.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D.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7、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首饮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次会面的两岸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蒋介石

B.习近平和马英九

C.胡锦涛和连战

D.汪道涵和辜振甫

8、如下图材料出自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把农村集体的土地承包给农民的是

A. 广东江门

B. 福建德阳

C. 安徽凤阳

D. 广东深圳

10、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11、《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第一版收录了“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等词语,至1996年第3版增加收录“市场经济、国有经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现代汉语词典》将“市场经济”收录其中源于

A.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下面照片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领域重大变革的一个场景。这一变革的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保卫了广大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是指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C.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

14、为如图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A.经济特区

B.民族大团结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15、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党支书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

A. 人民公社

B. 农村信用社

C. 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农村供销社

16、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多次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地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 )

A.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B. 兰州等省会市的开放

C. 重庆等沿江城市的开放   D.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7、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 B.深圳 C.厦门 D.海南

1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岛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20、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3、(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24、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5、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7、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9、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0、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指出该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195010月,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问题:

(1)材料一中的邓稼先等人为何迫切希望回国?根据材料概括他们所取得的突出贡献。

(2)除了邓稼先,你还知道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些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吗?试试至少列举出两个例子。(人物和事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最少2点)

(4)根据材料三,指出弘扬英雄模范的哪些品格。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当代青少年应具有怎样的历史使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