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中共(  )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采取优惠政策,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叙述,不属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的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新途径 D.宽领域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等内容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应是

A.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C.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D.现代中国的国防建设

6、今天的中国,自信、开放又乐于分享,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建交,参与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这说明中国

A.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7、朝鲜内战爆发后,公然派兵干涉,并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帝国主义是 (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8、有一位同学搜集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9、观察下图,当时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

A.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支持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土地改革的深入推进

10、“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人民解放战争

B.西藏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1、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幸福的年代”的重要标志是

A.“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大跃进”运动开始,人民丰衣足食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同志说:“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4、我国既是《南京条约》中被强迫开放的第一批口岸城市,又是新中国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城市是

A.深圳 B.汕头 C.海南 D.厦门

15、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到残酷迫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A. 林彪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江青

16、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A.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领导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道路

D.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是( )

A.西部大开发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一带一路”建设 D.上海浦东新区建立

18、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的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上海 B.珠海 C.海南 D.深圳

19、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可以用来研究我国

A. 社会生活的变迁

B. 根本政治制度的完善

C. 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的扩大

20、读《公有制经济和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图,导致图中数据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C. 苏联援助我国经济建设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2、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23、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______年12月,在经过15年的谈判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26、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___________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全国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_____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27、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2、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3、2019年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1)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国防科技成果有哪些?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什么事件?

(3)中共十九大决定把哪一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一辉煌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哪一项重要举措?

(5)我国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请你为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炼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国梦”?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两个100年分别是到哪一年?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