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与图二是因果关系
B.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开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
A.由经济体制改革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 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工作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A.互助合作政策
B.自愿互利原则
C.赎买政策
D.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4、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是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 C. 人民 D. 中央军委
6、“中国梦”不仅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成为外国人士谈论中国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影响的一个热词,下列属于习近平强调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①世界和平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平反冤假错案
8、下表是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简历,这位历史人物是
姓名 |
| 主要成就 | 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 |
国籍 | 中国 | 职务 | 县委书记 |
荣誉 | 党的好干部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刘少奇
9、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工厂停工闹革命”、“批斗知识分子”、“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发生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1、在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碱、内涝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12、仔细阅读如图,请给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中国的外交历程 B. 中美关系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洗刷民族耻辱
13、在欧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
A、古希腊哲学 B、基督教会
C、罗马古典文化 D、封建等级制度
14、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1952年春节,农民张大爷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15、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1987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
A.自此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B.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从此打破
C.港澳回归为此次交流奠定基础
D.这成为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16、“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民国约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中国土地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A.和平与革命 B.和平与战争 C.和平与发展 D.和平与建设
19、当你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982年,一位外商想到福建去考察经济特区,投资办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21、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3、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25、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6、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7、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8、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9、下图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__________。
30、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3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简答题
(一)、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3、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坚持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是什么?“170多年”前发生的事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