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5年,如图所示企业迁至合肥,改成安徽印染厂。该企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是
A.工厂的地址 B.所有制形式 C.企业的规模 D.经营的方式
2、有人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下图,分析两处“天安门”分别对应的史实是
A.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B.中共“一大”、开国大典
C.四五运动、改革开放
D.发动“文革”、四五运动
3、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上甘岭战役始末》《板门店停战协定》《三八线上》《保家卫国·黄继光》等书籍,他们的研究主题应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4、下图的场景是国庆游行队伍中的人们正在展示该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果。此场面发生在
A.1950 年
B.1954 年
C.1960 年
D.1966 年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②④
7、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表,与此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 | 19% | 1.5% | 0.7% | 71.8% | 7% |
1957 | 33% | 56% | 7% | 3% | 1%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8、浙江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展示了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C.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10、1981年6月,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任务胜利完成。
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宜告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
A.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 )
A.华西村 B.小岗村 C.大寨村 D.韩村河村
14、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上海
B.汕头
C.海南
D.厦门
15、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外宾参加了论坛,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③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黄继光牺牲于下列哪次战役(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17、最能体现“依法治教”的是
A.“863”计划的实施
B.“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18、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在此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是
A. 国家赎买政策 B. 国家没收政策 C. 国家吞并政策 D. 国家承包政策
20、“人民共和国安定下来还不到一年,中国就成为一场有害战争的牺牲品,最终导致中美兵戎相见的可怕后果。”这场战争是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解放战争
D. 解放西藏
2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4、填空题
(1)从1953年开始,我国相继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的转变。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
(2)1978年,安徽凤阳______农民实行分田______,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015年,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在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5)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6)1953年,______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7、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8、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9、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30、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
3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2、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34、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次改革的历史航标。每一次的改革都使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秘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1)材料一所指的1978年召开了哪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材料二中歌颂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3)阅读材料三,为了主动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是在哪一年的哪次会议上批准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