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表格(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说明
项目 | 中国(1952年) | 印度(1950年) | 美国(1950年)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克 | 10.9千克 | 2.949千克 |
A.国民党统治区经济濒于崩溃 B.新中国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C.我国工业化水平很低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下图是某校八年级(1)班小涛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分期"示意图。与图中②对应的是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土地改革是建国初一次意义非凡的历史大事。以下对其意义的表述,较为完整准确的是
①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④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军队包括
①陆军
②火箭军
③空军
④海军
⑤战略支援部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人物哪个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A.黄继光
B.杨靖宇
C.邓稼先
D.雷锋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民主自治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改革的浪潮从城市涌向农村
B.我国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
C.我国改革是要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D.1984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
10、马拉松长跑是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马拉松赛跑起源于下列哪一场战争
A. 布匿战争
B. 希波战争
C. 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D. 亚历山大东征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包括( )
①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装备低劣,重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内多年战争的破坏
③朝鲜战争造成的损失 ④国民政府的搜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中国与哪两个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越南、柬埔寨
B. 泰国、印度
C. 印度、缅甸
D. 印度、泰国
14、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焦裕禄
D.彭德怀
15、“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正是他们这一代核潜艇的研发人,使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在哪一年研制成功?
A.1956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92年
16、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D.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17、按照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丁丑年,其中一个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一年,在另一个丁丑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香港回归
B.申办奥运会成功
C.澳门回归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个“特”的不同之处是
A.主权归属
B.外交政策
C.社会制度
D.军事政策
19、海军是战略性军种,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20、下列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南昌起义
⑤抗美援朝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①②③⑤
21、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23、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4、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2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7、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提出实行______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 |
基本形成 | 中共十三大(1987年)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
充实发展 | 南方谈话(1992年)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终确立 | 中共十四大(( )年)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1997年) | 把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8、西藏和平解放:经过: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____,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0、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31、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回答: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2)列举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3)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5)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33、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也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摘编自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被称为什么?“这些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取得的哪一项重大外交成就?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上取得的两项成就。
(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