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2、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B.1985年,中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C.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D.中国加入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除自然灾害的影响外,造成此次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4、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D.万隆会议——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
5、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共同探讨两岸关系。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策,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B. 台湾和祖国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 第一次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6、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7、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许多国家的重要节日,与这一节日直接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8、如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A.延安精神
B.五四爱国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美援朝精神
9、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A. 盼望祖国统一
B. 希望和家人团聚
C. 希望台湾独立
D.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10、如果下列人名要与他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完全对应,那么下列各组中正确的是( )
A.1951年--杨跃进
B.1953年--吴文革
C.1967年--张援朝
D.1980年--姚开放
11、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史实的是( )
A.拨乱反正是时代的需要 B.会议冲破了“左”错误的严重束缚
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 D.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1949年10月1日这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它有关的是
A. 青年节
B. 建党节
C. 国庆节
D. 建军节
13、既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五大发展理念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推进科技创新
14、2018年,武汉公交车数量比1978年增加了8000余辆,市民出行还可乘坐地铁、出租车、无轨电车等。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武汉
A.市民出行方式愈发单一 B.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
C.公共交通设施逐步完善 D.城市环境污染得到改善
1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6、歌曲《小燕子》创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一五”计划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7、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18、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章程》
19、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最早出现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B.“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还是互助合作好,多打粮食好吃饱”
20、如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1、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22、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3、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5、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2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7、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8、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指出该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2、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3、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4、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年某农村歌谣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使中国“站起来”事件的国内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2)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哪一次会议?
(3)材料二中的歌谣最早在哪个地区实行?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
(4)材料三中的“老人”指谁?请对他作简要地评价。“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事件?
(5)请列举“崛起座座城”中的一例?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