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区。经济特区的设立( )

A.成为农村改革的开端

B.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D.回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2、中共八大提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的依据是( )

A.党的纲领

B.国内的主要矛盾

C.人民的要求

D.苏联的经验

3、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到1983年全国基本普及。该做法能够迅速推广,主要是因为(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了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并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双十协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5、“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侯德榜

6、袁世凯死后,掌控北京政府的军阀是(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滇系军阀

7、“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出现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B. 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C. 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D. 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中“殖民地的残痕”是指(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9、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邓稼先 B.屠呦呦 C.杨利伟 D.袁隆平

10、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人民空军发展历程的是

A. 1949年11月正式建军

B. 至今装备的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C. 担负保护祖国领空的重任

D. 已发展为多兵种组成的高技术兵种

11、我国每年从内地选派大学生、各类技术人员和优秀干部到边疆工作,体现了我党

①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政策

④要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84次提到“人民”,焕发了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1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表达出了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

A.民主监督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曲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毛泽东

C.孙中山和邓小平

D.邓小平和周恩来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7、2008年9月27日16时,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宇航员,挥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地面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该宇航员是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洋 D.景海鹏

18、小敏和小华课下讨论时提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9、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求同存异”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原则

20、今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来到怀化游玩,下列生活情境他不可能看到或参与的是

A.用微信支付 B.住小洋楼

C.坐高铁前往芷江,参观芷江受降纪念坊 D.用粮票买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2、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____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______历史新时期。

24、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6、新中国成立后,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

27、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30、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什么?

32、改革开放40年来,先后形成了四届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四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是谁?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6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的外,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同样分给一份土地,使其自食其力,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

材料二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改编自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1)材料一中的政策实施,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3)材料三中的1978年“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材料中的“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是指在农村进行的什么改革?这次农村的改革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