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A.公元前20世纪早期

B.公元前20世纪晚期

C.公元前21世纪早期

D.公元前21世纪晚期

2、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3、国外一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4、据史料记载:“雍正年间,……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皇帝的圣旨和朝廷的政策都出自这里)。”材料反映清朝(  

A.中央机构要分权制衡

B.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C.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D.皇帝权力被大大削弱

5、我国古代被称为“书圣”“诗仙”“诗圣”的分别是( )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李白、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6、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7、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下列属于“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的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8、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立国的社会,土地一直是农民追求的主要的生产资料,下列农民起义中曾明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巢起义

C. 元末农民大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9、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

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

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0、两宋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时期。下列没有与南宋并存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 蒙古族 B. 契丹族 C. 女真族 D. 党项族

11、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时,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区域经济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某同学选用如下四副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高产粮食作物的传入 B.多政权并立的局面

C.宋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D.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13、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在搜集主题为中外交往的相关图片时,你认为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可能入选的是

A. 《步辇图》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14、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A.川剧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1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者是

A.司马光 B.司马迁 C.苏轼 D.韩愈

16、康乾盛世时,超过苏州、杭州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的是

A.江宁

B.松江

C.无锡

D.北京

17、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18、“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老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时常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这段话表明了唐太宗

A.认识到君主的强大力量 B.认识到减轻人民负担的重要性

C.认识到君主应勤于政事 D.认识到君主和百姓关系

19、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20、“瓦子”盛行的原因是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农民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他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

22、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23、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________

24、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和统治地方实行________

25、饮茶在_______时期开始风靡全国;元朝时最著名的戏剧的代表作是______

26、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7、________》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8、隋唐定都____,北宋定都东京,元朝定都_____,中国政治中心完成了由关中到中原,由中原到北方的转移。

29、改错题:下列各小题的历史叙述中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明朝南京城中的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0、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疆而进行的斗争各一例。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和边疆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和边疆政策也一       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因求尚主不得,曾经一攻松州,太宗派侯君集把他打败。但是旋亦许和,把宗女嫁他。这位公主,和吐蕃的开化,大有关系。公主好佛,带了许多僧侣去……吐蕃从此,才信奉佛教……定法律、造文字。”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唐太宗时期嫁入吐蕃的公主是谁?唐朝与吐蕃的和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地区的管理,设立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清初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顺治皇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蒙古族准噶尔,平定叛乱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

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定金瓶掣签制度

(3)结合上表和所学知识,归纳清朝管理边疆地区的三种主要方式。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在边疆地区管理和民族政策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