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所描述的开元全盛日是哪一位皇帝开创的(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对于活字印刷术,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作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术
A.不能提高印刷效率 B.在大量印刷时可大大提高效率
C.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D.制作过程十分简单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交子
B.会子
C.瓦子
D.银票
4、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这部不朽的巨著是
A.《西游记》
B.《资治通鉴》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5、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相关史实。据此判断,这个地区是( )
A.新疆 B.台湾 C.蒙古 D.西藏
6、下表户数与人口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外族入侵
C.黄巢起义
D.军阀割据纷争
7、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的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商业
8、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长城时制作了下图所示的资料卡根据提示,________处的关键词可能是
明长城的________ | 长城,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铸成的历史丰碑﹐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更替。 |
A.背景
B.内涵
C.作用
D.特点
9、易中天教授曾讲道:“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皇帝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这里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发展的有( )
①水稻大面积种植,耕作技术提高 ②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④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农民制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向南转移的过程,至____最终完成。(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是在( )
A.辽朝灭亡后 B.金朝灭亡后 C.元朝灭亡后 D.西夏灭亡后
14、“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的实行,推动了秦国从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过渡。与之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5、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其职责是
A.管理海外贸易
B.经营管理农村集市贸易
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发行
D.对商户征收重税
16、他的足迹,“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其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少上的空前壮举。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他是( )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7、下列成为“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的是
A. 唐太宗用人唯贤
B. 唐太宗打败东西突厥
C. 唐太宗营建东都
D. 唐太宗开创科举制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
B.辽
C.元
D.清
19、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隋炀帝在位时开凿
B. 以洛阳为中心,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 东北通涿郡,东南到余杭,从北到南分为四段
D. 它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联系的加强
20、唐代出现了一种新式农业生产工具。它的结构更为完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下列工具与此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21、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22、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23、饮茶在_______时期开始风靡全国;元朝时最著名的戏剧的代表作是______。
24、下图是宋朝著名画家________的名作________反映的是宋朝________业的繁荣?
A、商业B、农业C、手工业
25、______年,铁木真统一______,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______。
26、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27、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8、唐时,称印度为___________,玄奘西游写成《___________》。
29、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30、宋朝时,________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31、连线题
32、归纳列举
(1)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被唐太宗成为一面镜子的大臣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5)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
33、自古以来,人才的选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科举制的创立有何重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在政治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2)材料二中,武则天在科举制方面创立了一种什么制度?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进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3)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或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