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十几岁的人生花季,我们正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B.任何个人的成绩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相较,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好书要多读,重要的书要反反复复地读,每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D.他的作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关注到了社会变革的现实。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幕 褶皱 枯燥 叹为观止
B.稀疏 诀择 赋予 目空一切
C.沟壑 彷徨 脑畔 花香鸟语
D.荫发 奠定 告诚 人情事故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烦躁 深邃 名副其实 穿流不息
B.笨拙 缄默 不知所错 轻歌曼舞
C.峻工 辐射 怒不可遏 震耳欲聋
D.驰骋 肤浅 人情世故 相辅相成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蛮横hèng 诬蔑(miè) 埋没(mò) 强词夺理(qiǎng)
B. 祈祷(qǐ) 拙劣(zhuō) 剥削(bō) 出类拔萃(cuì)
C. 崭新(zǎn) 彷徨(páng) 抉择(jué) 不知所措(cuò)
D. 逸事(yì) 堕落(duò) 挚爱(zhì) 挑拨离间(jiān)
5、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6、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下面“名家评论”《傅雷家书》,请你请你结合名著内容也为这部名著写几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字数60字左右)
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索20世纪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傅雷家书》,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叶永烈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微塑料”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小塑料颗粒,一般定义为5毫米以下,可能小到几微米甚至更小。这些颗粒都是来源于人类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丢弃到自然界的塑料。这些塑料会慢慢降解,从大块塑料慢慢降解成小块,最后成为“微塑料”。人类合成塑料的单体,本身就是“微塑料”,因为种种原因也可能进入到环境中。还有些生活用品,比如化妆品、护肤品和洗浴用品,也会加入一些微塑籵颗粒改善质感。这些微塑料,最终也是进入自然界。另外,化纤纺织品在洗涤中,也会洗出一些微塑料颗粒进入废水中,这些微塑料最终会流向海洋,并进入类似贻贝这样的海洋生物的体内。
(节选自《保护海洋,从了解海洋微塑料开始》)
材料二:
我国的載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今年初,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硏究所孙承君研究员等人在南极鲍威尔海盆进行科学考察时,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样本,用显微镜观察过滤海水后形成的滤膜时,竟发现上面有五六个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
我国科研人员的实地调查发现,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海洋微塑籵无处不在。
据了解,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籵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
“目前还没有研究直接证明海洋微塑料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塑料往往要几百年后才会分解破碎,如果任由它累积、释放和污染,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孙承君认为,研究海洋微塑料的目的之一在于探究其对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尤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人类产生不良影响。
(节选自《关注海洋微塑料》,《人民日报》2018年9月3日)
材料四:
微塑料进入海洋生物内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生物体的吞噬或摄食行为。由于微塑料粒径较小,海洋生物尤其是有效生物在摄食过程中很难将其与其他食物颗粒区分开来,容易造成微塑料的误食。
(A)研究表明,在海洋生态系统的各个生态位上均存在生物“摄食”微塑料的现象,包括海洋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鸟类乃至大型哺乳动物等。根据室内暴露实验,摄入体内的微塑料对部分海洋生物造成毒性效应,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不良、繁殖能力低、行为活动异常、基表达异常和生存率降低等。
(节选自《警惕海洋中的PM2.5,我们该如何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5月23日)
材料五:
博彦·斯拉特,1994年出生于荷兰。17岁时,他计划清理海洋中的塑料废物;2012年,他提出的“海洋清理”计划荣获了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的“最佳工具设计奖”,之后还获得挪威国际海事奖与联合国地球卫士大奖。2014年6月,他在TED作了关于拯救海洋的梦想的演讲,以下是其演讲的部分内容:
人类历史基本上包括两种事情:不可能做成的事和已经做成的事。
一年半之前,在我的故乡荷兰,我正处在一个超兴奋的状态。在那儿,我创造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一怎样把海水里的塑料打扫干净。我说过关于我在希腊潜水的经历。我在小塑料袋和鱼中间游过,让我震惊的是,在广阔的海洋中间,超过数千英里的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的塑料垃圾,而这些地方很多甚至人类都没有到达过。(B)同时,更让我震惊的是,每年超过上万哺乳类动物和超过百万的海鸟因为这种塑料而死亡。同样让我震惊的是,一片小小的塑料垃圾就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命。但最让给我吃惊的是,当提到海洋清理行动的时候,很多人坚定的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尽管没有人曾经真正尝试去做过这件事。
我们现在成功地证明了当初的一个想法,我要感谢你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工程师、志愿者、资助人、发起人帮助我们完成了这最重要的一步。
但,我们还没完。直到我放眼望去干净的大海之前,我是不会停止这个项目的。
(有删改)
【1】关于微塑料,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微塑料是指自然界中的微小塑料颗粒,一般由几微米至5毫米,所以海洋生物易误食。
B.微塑料来自于大类活动,通过化妆品、护肤品进入人体,降解成小块后进入自然环境
C.微塑料在海洋中无处不在,在4500米水深处生物体内和南极海域都发现了它的存在。
D.海洋微塑料对人体直接有害,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更大,相当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塑料从陆地进入到海洋有多种途径,如河流输入、大气飘尘和船舶输入。
B.海洋微塑料一部分在海表漂流,绝大部分通过扩散和沉降成为海底沉积物。
C.海洋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吞食,生活在海洋不同深度的生物都受到它的影响。
D.塑料以漂浮塑料、悬浮颗粒物和海底沉积物等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海洋各处
【3】材料四和材料五划线句都写了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但因为文体不同,体现的语言特点也不同。请结合句子内容简要分析。
【4】阅读材料后,你觉得作为非海洋治理专业人员的一般人,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作出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9、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风景。
请以“别样的青春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真事,抒真情,诗歌除外。不出现班级和自己的姓名。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