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C.刘向编订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2、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它激发起大众对于中国科幻的关注和希望。

B.随着从北京到新疆的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使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近1300公里。

C.在五四运动100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D.对于美国一意孤行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美国一些经济人士表达了这让美国成为自食苦果的受害者。

3、下面一段文字是从( )中节选的。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A.《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B.《苏菲的世界》

C.《傅雷家书》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辈(háng)       (kuàng)       默(jiān)        挑拨离(jiàn)

B.追(sù)          猎(shóu)        (hèng)        词夺理(qiǎng)

C.劣(zhuō)       媚(fǔ)           (nàn)          怒不可(è)

D.立(chù)        角(léng)        (wǔ)            神迷(xià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行岚州 (唐)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注):杜审言于公元670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

1“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有哪些精妙之处。

2这首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综合性学习。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也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对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思想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汉字节”

①国人的汉字书写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重视。

②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指出,数字化时代,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再加上网络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导致提笔忘字的“失写症”逐步蔓延。

③他认为,当今基础教育重在认字,忽视汉字的美。汉字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高速,而更应该是高质。他指出,汉字国际传播起步较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④因此,他建议,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设立“汉字节”,并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精神堡垒。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引导推广。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让观众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⑤他还建议,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业成人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方式。”

⑥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呼吁:“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全体国人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我们共同向所有国人发出倡议--‘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⑦据了解,为推动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2016年,苏士澍联合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20多个省、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书法教师严重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教学瓶颈和困难。

⑧苏士澍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汉语,多动笔写字;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加强书法教师培养,拓展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汉字书写教育,教导孩子们会写字、规范写字;建议设立“全国汉字书写日”,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社会氛围。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两位全国政协委员都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阐述了建立“汉字节”或“全国汉字书写日”的意义。

B. 苏士澍委员联合言恭达等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今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C. 言恭达委员建议设立的“汉字节”与苏士澍委员建议设立的“全国汉字书写日”具体目标并不完全相同。

D. 在苏士澍委员的建议中并没有提到类似言恭达委员“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的主张。

2两位委员主张设立“汉字节”或“全国汉字书写日”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3有人对两位委员的建议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设立汉字节不能解决“汉字危机”,没有实际意义。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我在_________中成长”为题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