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A.正确处理交友中的冲突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大
C.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所蕴含的道理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该( )
①视而不见,赶紧离开
②勇敢搏斗,直到将其制服
③巧妙周旋,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④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0月30日,菲39号护卫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跟踪监视、喊话警告、拦阻管制。这一做法( )
A.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有利于维护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
C.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网络安全和生态安全
D.有利于维护领土完整、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5、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自主与自立关系的是( )
A.自立是自主的前提,只有自立才能自主
B.自立是自主的前提,自主是自立的表现
C.自主与自立无关,两者不能同日而语
D.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6、“互联网+旅游”让厦门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2023年国庆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8亿元。这说明网络可以( )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促进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C.激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科技创新,加速资源共享
7、2023年杭州亚运会,3.7万名被称为“小青荷”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酒店、机场等地。他们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这启示我们( )
A.积极服务社会,也应获取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个人发展
D.主动关心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8、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通过展示“旅游风景照”、“实验加班照”、“会议记录照”、“偶遇军车照”4个常见拍照情景,指出看似平常的镜头可能会泄露涉密敏感信息,提醒社会公众,稍有不慎就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失泄密事件。从中可以感悟到( )
A.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唯一主角
B.我们要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C.公民应正确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公民权利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9、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
A.博览“群息”
B.节省写作业的时间
C.“信息节食”
D.利用所有的时间测览网上信息
10、2019年6月24日,大连地铁上一名老人,因挂出“无需让座”的提示牌引发了全国网友点赞,被称为“硬核大爷”。即便老人主动提出“无需让座”,仍有许多年轻人起身给老人让座。对老人这一做法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老人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赢得人们的尊重
②老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感染了周围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③老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获取相应回报
④要以老人为榜样,人人效仿他的做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A.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
B.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C.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D.文化利益、人民幸福生活
12、下列行为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是( )
A.小刘在网上用同桌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B.小王迷上了网络游戏,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网络游戏上
C.小马受朋友之托,在网上散布谣言
D.小张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
13、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 单元题目 |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
A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
B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
C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
D | 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14、版本是文化的载体,是指如磁带、光盘、甚至健康码等载有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开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维护了我国的( )
A.政治利益
B.军事利益
C.文化利益
D.经济利益
15、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当收银的服务员结完账找零后,总书记对服务员说“谢谢”;当总书记就完餐,离开包子铺时,对服务员说“再见”“你们辛苦了”。你对总书记这些言行的看法是( )
①作为总书记,这些礼节是不必要的②语言文明、态度亲和的表现
③尊重他人的体现④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抵制不良诱惑,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遵守规则,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
A.小军在朋友圈看到捐款链接,不假思索地转了50元
B.小丽热衷于网上交友,瞒着家长与网友单独见面
C.小涛迷上了网络游戏,业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上
D.小凯利用网查阅资料、拓展学习,从不点不明链接
17、“网络在生活中,而非在网络中生活”,这是某校贴在电脑教室里的一条宣传标语。这句宣传语传递的正确信息是( )
A.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沟通无极限
B.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了交往领域
C.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网络
D.互联网是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18、古往今来,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始终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下列诗句蕴含爱国主义情感的是( )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程门立雪、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历史典故,从和谐人际关系的角度看,共同证明了( )
①维系良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自我尊重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③得不到他人尊重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④尊重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融洽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一名男子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违反游园规定,自行下车擅闯白虎展区,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警示我们( )
①维护社会秩序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③违反法律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依法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遵规成长】
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强调,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进行教育矫治,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八年级学生小林发出感叹:以后在学校都不自由了!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对小林的看法进行评析。
22、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进行了小组讨论。其中夏雨同学认为:“权利就像橄榄球,我要抢到手,随心所欲;义务就像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不关我的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夏雨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3、放寒假后,小军看见自己的好朋友进入一家营业性网吧,随后也跟着进去了。( )
理由:
24、 据不完全统计,青年学生在网络诈骗受侵害人中几乎占到50%,大学生收到的诈骗短信和电话快速增长,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最集中的群体。
(1)网络是把双刃剑,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方面有哪些?
(2)我们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争做好网民,你有怎样的计划和打算?(答出两点以上)
25、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表彰奖励了一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在受到表彰奖励的人员中,既有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也有用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环卫工。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一句流行语,曾被写入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
请你谈谈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26、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处罚学生用三种方式: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犯了比较重一些的错误,要去做一件好事来补偿;犯了严重错误,写一份五百字的说明书。魏老师还向学生说明,说明书不是检讨书。如果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明犯错误的心理活动过程就行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1)你认为魏老师与他的学生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师生关系?
(2)你喜欢这种师生关系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3)怎样才能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27、16岁的小亮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非常喜欢上网,为了上网开始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1)材料中小亮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2)小亮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变成一个罪犯,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角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3)我们青少年要怎样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巨大变化,我们正阔步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请从劳动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写出两点即可)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如何做?(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