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一分钟里中国会发生什么?中国新生产出10辆新能源汽车;中国新增移动支付成交总量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2530万元人民币……这使我们更加坚信(       

A.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B.改革开放使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踏上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的进步、参政意愿的增强,网络问政已成时尚。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

③促进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④有利于政府加强廉政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近日,国台办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有关问题时重申,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参与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实行特区高度自治

5、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践行绿色消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A.为了生活方便,可以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理性消费,按照实际需要合理购买衣物

C.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减少盲目生产

D.设置旧衣物回收箱,做好旧衣回收处理

6、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23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千百年来,以下诗句能体现这种情怀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表格中所列的“新闻材料”与“法治要求”两者间相匹配的是(     

序号

治国举措

法治要求

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严格执法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无全民守法障碍环境建设法》

全民守法

徐州建成的宪法主题法治广场,已成为附近小区居民喜爱的“打卡地”

科学立法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高审判的公开性、透明度

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新征程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③我国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

④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已经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22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噪音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护航人们舌尖上的安全。这体现出(     

A.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B.良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C.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法治中国就能建成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形成,建设法治国家任重道远

10、在某中学“博览天下”社团活动中,同学们展示了一组时事材料,并进行微点评。其中点评不正确的是(     

选项

时事材料

微点评

A.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雷锋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强大力量

B.

2023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2023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

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加沙地带立刻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动议投票中,美国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

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时代主题

A.A

B.B

C.C

D.D

11、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时间等。从上述举措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水平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中,小京讲了一个故事:“在青海拉面的制作过程中,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青海拉面的故事告诉我们(     

A.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C.消除民族差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D.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下列古语能够体现法治精神的是(       

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②法不阿贵,道不绕曲

③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九曲黄河,奔腾东流。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律的实施(     

①是我国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②是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③说明我国开始运用法律来治理环境问题

④对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如图,漫画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①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

③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

④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所有国家发展的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该(     

A.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依法办事

B.积极制定法律法规

C.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D.只需要管好自己

1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各项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包括粮食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下侧漫画(东、西部地区)所示现象,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是(     

A.区域发展不平衡

B.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C.城镇化水平不高

D.地势、地形差异

20、2023年4月26日,中国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A.将改革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请你点评。

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讲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通过让班级分小组、小组再投票选举班长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这个课堂导入合适吗?请你说明理由。

22、   材料: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在发展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三农”问题突出;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贫富差距拉大;城乡间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因此,有人说“改革开放应该止步”。

请你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23、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民族团结一家亲】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我国根据哪些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2)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5、2017年广东“两会”于1月27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两会”如同人民对政府的一次考试,而《政府工作报告》就是那份每年一交的答卷。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2016年广东答卷”中的部分内容。

(1)①“封面”内容让我们明白:  

②“多选题一”中的这些成绩共同说明:  

(2)2017年广东“两会”期间,人们纷纷为“多选题二”中的成效点赞。请你谈谈这样做的意义。

 

26、阅读下面的两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一  2020年12月14日,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经过8年持续努力,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1)8年的持续努力,换来了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信息二  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区内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我国五大省级民族自治区陆续完成了脱贫摘帽。

(2)各民族自治区陆续完成了脱贫摘帽,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27、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有焦虑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班主任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进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我能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班主任的话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2分

(2)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2分

 

28、观察右边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了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以遏制。请你列举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