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新时代的今天,网络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弘扬正能量,承担新责任。新时代的新青年,更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个人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传播网络上看到的所有信息④自由上网,随心所欲,发帖跟帖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为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桂林市某中学开展“违法行为——我判断”系列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出版社未经张某同意而出版其作品——民事违法行为

B.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行政违法行为

C.李某将私家车长期停放在消防通道——民事违法行为

D.陈某编造虚假警情拨打110电话——刑事违法行为

3、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小罗在地铁上给孕妇让座

②小格主动参与社区防火知识宣讲

③小刘故意损毁社区公共设施

④小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国”字原作“或”,形象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如图2。“國”字中的“戈”和周围的方框体现的国家核心利益是(       

A.文化利益   领土完整

B.大局稳定   政治利益

C.国家安全   领土完整

D.经济利益   政治利益

5、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网中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6、7月23日,一游客翻越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设置的护栏,踩踏丹霞地貌,其行为违反了《张掖七彩丹霞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景区派出所依法对该游客处以200元的罚款。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A.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法律约束

B.民事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强化他律才能使人们遵守社会规则

D.遵守社会规则需提高人的道德素养

7、国家保密局发布的2023保密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通过展示“旅游风景照”“实验加班照”“会议记录照”“军车偶遇照”等常见的拍照情景,指出看似平常的镜头可能会泄露军事地点、实验数据、会议记录、武器装备等涉密敏感信息,倡导大家紧绷保密之弦,共筑保密防线,守护家国之安。这警示我们(     

①涉密敏感信息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增强防范意识

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绷保密之弦④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朋友圈晒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9、“天眼”望星河,“蛟龙”探深海,“高铁”驰神州,“5G”联天下,“C919”翱翔蓝天等中国创新脉动可以一览中国的腾飞历程,这些傲人的成就说明(     

A.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

B.科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

C.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独占鳌头

D.祖国的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

10、新当选的班长李明经常对班委其他同学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我说了算”;“巨婴”作为一种负面表达的词语,反映了有的人心理极不成熟;网络上“杠精”意思是有些人有时为了反对而反对;肆意进行人身攻击的“地域黑”这样的词语也曾成了年度热词。这提醒我们遇人遇事要(     

①学会调控情绪②懂得相互尊重③遵守社会规则④远离社会生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某校开展“传播网络正能量”的系列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同学的行为可取的是(     

①小明通过网络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小新通过朋友圈转发了爱心募捐信息

③小红通过网络响应诚信考试的倡议       

④小雨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国家安全日,深圳市某学校开展了“国家安全记心间,责任担当看少年”主题活动,以下少年的行为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①小林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宣传进社区活动

②小李游览名胜古迹时发现有破坏文物的行为,及时举报

③小陈玩游戏时按要求上传军事基地照片后获得游戏道具

④小刘采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兰草,并对外出售牟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期间, 上海机场 “百人外语志愿服务队”全天候在岗,从政策咨询到通关帮扶,为入境人员提供专业、热情的志愿服务,用点滴奉献铸就闪亮的“国门名片”。参与外语志愿服务有利于(     

①获得知识与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②促进与他人沟通,实现高人一等

③表达重视与热情,提升国家形象             

④培养亲社会行为,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     

A.基本方针

B.工作方式

C.基本途径

D.基本动力

15、中学生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强自律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图生活场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欣赏他人懂尊重

B.常思己过担责任

C.相互问候讲礼仪

D.帮助他人要热心

17、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八路军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中可见(        )

A.为了国家利益,有时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B.和平发展时期不再需要这种英勇献身的精神

C.维护国家利益必定会损害公民的个人利益

D.只有军人,才能真正做好维护国家利益

18、《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时,众人皆摘路旁梨树的梨子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摘梨,并说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也无主吗?”这一典故告诉我们,遵守规则需要(     

A.自律

B.他律

C.法律

D.自由

19、“地铁上有人‘脱鞋霸座’,有乘客把此人的鞋子踢出车厢。”踢鞋乘客的行为(     

A.不可取,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B.可取,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

C.可取,是一个人有内在修养的表现

D.不可取,侵犯他人自由合法权益

20、青少年要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①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去向

②虚张声势地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要不顾一切地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④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成人的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22、有的同学认为: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不仅可以用来学习、娱乐和购物,还可以发起网络倡议,捐款、捐物等正能量的行为;但网络并没有让我们与其他人有实际的接触,所以不是亲社会行为。

23、小强上学迟到,埋怨说:“这是我妈妈的错,都怪她今天早晨没有及时叫醒我,否则,我是不会迟到的!”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社会实践、文明生活)期末考试后,八年级学生北北一家人自驾游,在旅途中发生的几件事给北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事件进行解读

旅途见闻

我的解读

在高速收费站取卡,工作人员举手微笑示意,“您好,请拿好您的通行卡,祝您一路顺风”。

以礼待人

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北北手机收到一条QQ群消息,“考神在上,转发此条信息期末考试得全A”,北北看后没转发,并劝大家也别再传了。

 

北北的妈妈在一处景区的纪念品商店选购物品,不小心将一个小水晶球碰到了地上,碎了一个角,妈妈连忙道歉,并照价赔偿。

 

多年不见的朋友设宴招待北北一家人,北北的爸爸很高兴,饭桌上喝了不少酒,饭后爸爸说,喝酒不开车,随后打电话叫了代驾。

 

在一个风景优美的湖边,一个小男孩要把从菜市场买来的巴西龟放生到到湖里,被游客制止。

 

 

 

25、2021820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她学习。1958年,37岁的李桓英学成后只身辗转回到祖国,成为了千万爱国归侨的榜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别人闻之色变的麻风病防治和研究工作,为麻风病防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百岁医者”李桓英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引发了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

学习李桓英,就要懂得自己应尽的责任,尽职尽责。请将下面不同角色应尽的责任补充完整。

(1)作为子女,我们应该____________

(2)作为学生,我们应该____________

(3)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____________

2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哪些?

27、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28、阅读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内容

问题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有关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1)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遵守社会规则?

2022年10月5日,一名旅客在G2634次列车4号车厢卫生间内吸烟,触发烟雾报警, 造成列车缓行,哈尔滨铁路乘警立即处置, 将该人移交四平东站派出所进一步处理,目前该人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2)我国宪法对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是如何规定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