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2月13日,昆明南至南昌西列车运行时,赵某在厕所内吸烟引发烟雾报警,随即乘警在车厢内将赵某当场查获。乘警对其进行列车消防安全宣传后,赵某认识到了自己在高铁上吸烟行为的危害性。违法行为人赵某最终被处以行政罚款200元。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②务必积极防范民事违法行为
③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④要认识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 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3、2023年成都大运会,既是竞技者的圆梦舞台,也是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沃土。本届大运会上,20000多名赛会志愿者、11000多名城市志愿者倾心服务、倾力奉献,为成都大运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作为志愿者应该( )
①掌握过硬的本领
②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③学会谦让、分享和帮助他人
④先考虑好自己的得与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顾客;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乘客和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身份
③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④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农民伯伯为我们种粮食,建筑工人为我们造房子,司机师傅为我们提供便利的交通⋯⋯我们学习并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识,阅读优秀的书籍,感受幸福美好的生活⋯⋯这表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每个人都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6、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9方面问题进行整治。开展“清朗”行动( )
A.有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
B.能够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C.违背了发展网络多元文化的宗旨
D.有效地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7、下面是小明和小江的对话,作为好友,你认为小明应该( )
人物 | 对话内容 |
小明 | 你今天一直眉头紧锁,下课发呆,问你也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很担心。 |
小江 | 你不要问了,我不想说。 |
A.尊重对方,给予空间
B.不辨是非,指责埋怨
C.为了友谊,持续追问
D.保持冷静,心存芥蒂
8、人的一生怎样度过才是值得的( )
A.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B.成功、幸福、财富、名望
C.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D.人没有了,精神还在
9、观察漫画《唐僧的紧箍咒》,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切自由都是法律等社会规则之内的自由
②自觉遵守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
③制定了规则,就没有人能越过自由的边界
④制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③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接
④我们应把国家责任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得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下列现象能直接体现“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是( )
①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事业,让人民出行更便捷
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大提升了我国的世界影响力
③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生命安全得以保障
④盘锦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分享了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该漫画反映的内容提醒我们( )
①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
②我们应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坚持集体利益,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国家利益
④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陈某通过微信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加价出售给他人牟利,共计贩卖个人信息889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C.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14、漫画(下图)《端牢“中国饭碗”》启示我们( )
A.维护粮食安全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工作
B.人人都要努力成为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角
C.公民要尽量履行好维护粮食安全的义务
D.现阶段的中国不存在任何粮食安全问题
15、某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组织学生开展了“学农实践基地体验活动”,同学们通过种植小麦、豌豆了解食物由播种、成长到餐桌的全过程,收获颇多。下列属于本次活动收获的有(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脑力劳动实现的
③在学农实践中了解到,小麦和豌豆都是自花传粉
④现在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劳动技能可以之后培养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 单元题目 |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
A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
B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
C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
D | 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17、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 行为 | 性质 |
① | 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 | 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
② | 中学生小斌和两位“朋友”一起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 刑事违法行为 |
③ | 中学生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 行政违法行为 |
④ | 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 民事违法行为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8、暑假期间某校开展了“赴南京研学之旅”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山陵、雨花台、大屠杀纪念馆、南京科技馆等地,途中相互照应,在景点自愿捡拾垃圾和维护秩序,受益匪浅。学校开展此活动( )
①有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②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任何意义④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帮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2023年还是( )
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②五四运动100周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④改革开放45周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对此,以下评论你认同的有( )
①只要爱国,他们的做法没有不妥 ②他们应该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
③他们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违法行为 ④他们的行为违背道德,只要受到道德谴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作为班级的一员小青对于老师安排的班级工作刚开始虽不情愿,但也出色地完成了。
判断:( )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观察漫画《厚此薄彼》,请评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并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说明理由。
23、背景材料 在景区文物上刻字、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出境游中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旅游局面向社会发布“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以进一步加大面向公众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提示纠正出游活动中的不良陋习。这是国家旅游局动员全社会共筑文明旅游大环境的又一大重要举措。
对此,有同学认为:“出境游为休闲,文明约束让人烦。个人即便不文明,也是私事不用管。”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4、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在参加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感受社会的变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1)你认为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呢?
25、 背篼教师(新华社专题报道):一条山间小道,一群人五年来的坚守……,这就是这群“特殊”的教师——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共产党员先锋服务队。从2014年开始为我县重度残疾孩子送教上门以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开展了无数次送教活动,成为山路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1)材料中老师们的行为彰显了哪些品格?(至少回答两种品格)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背篼老师”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请分别从你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来回答)
26、 (跟党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理想是什么?
27、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欧洲一位威望很高的著名科学家。他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越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越快。自他之后的两千年间,几乎没有人怀疑过这个“真理”。
后来,年轻的伽利略勇敢地对此提出了质疑。为了弄清楚谁对谁错,他突破传统习惯,勇敢地登上比萨斜塔,左手拿着一个10磅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1磅的铁球,在众人的注视下,把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推了下去。结果奇迹发生了,大家看到两个球同时落地。伽利略由此得出物理学上自、由落体定律,成为物理学中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者。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
(1)伽利略身上的可贵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意义?
(2)你如何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品质呢?
28、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深刻理解“十个坚持”内涵,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鼓足精气神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