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青年@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征集了广大青年的意见建议,把青年的真知灼见有效传递给党和政府,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助力。这( )
A.说明我国公民在网络上可以发表任何言论
B.是公民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C.说明网络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唯一平台
D.表明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政策
2、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有许多志愿者加入服务亚运会的行列,其中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 )
①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②有助于他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④会影响学习,得不偿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是我国著名防空武器专家,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研制,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个人利益是可有可无的
C.个人利益永远大于国家利益
D.只有名人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4、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依据课标要求,兰山区某中学道德与法治组教师们给学生们设计右图中“寸一假期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同学们( )
活动1学习制作一道美食 活动2参加一次田间劳动 活动3参观科技馆或博物馆 活动4打扫一次楼道卫生 |
①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提高个人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④多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全民反诈行动,需要共同构筑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以下情况中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 )
①老师公布自己的微信号并让你转告家长
②短信收到“中奖通知”,并要求你点击链接进行注册
③过节期间,家人们互发红包庆贺节日
④自称店家所售产品质量有问题,要给你退款,索要你的身份证等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在我们的记忆相册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瞬间:外卖小哥彭清林路遇女子跳水水,从桥上一跃而下施救;甘肃地震后,拉面店老板坚持拒收救援人员的餐费;群众为冒雨执勤的交警打伞……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这一个个镜头( )
①说明关爱只发生在特定群体②汇聚成爱的海洋,使社会更加和谐
③传递美好情感,给人们带来温暖④启示我们要尽己所能,献出爱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树立远大理想
B.遵守社会规则
C.掌握学习方法
D.关心社会发展
8、“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这告诉我们( )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D.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普通公民无关
9、短视频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社交和信息交互的重要工具。预计截至2023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10.12亿人。同学们分析漫画《饕餮》,你认为下列观点符合漫画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
A.短视频信息多元,利于记录日常生活
B.学会“信息节食”,提高网络素养
C.网络平等自主,但是要慎重结交网友
D.网络促进人际交往,节约生活成本
10、以下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祖国成就让我倍感自豪
B.我国发展已经没有短板
C.我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D.经济发展跃居世界第一
1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列语句与道德品质对应正确的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尊重他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明有礼
D.敬人者,人恒敬之——欣赏他人
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旅游,但种种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许多外国景点纷纷竖起带有汉语的警示牌,国内相关部门为此加大了文明出境旅游的宣传力度。我国相关部门这样做是因为( )
A.文明有礼更容易受到他人尊重
B.文明有礼有助于社会安定有序
C.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D.只有出国旅游才要注意礼仪形象
13、新时代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下列做法能够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
①在网上宣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②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反“台独”倡议
③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传谣
④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道德是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列名言与对应的道德品质一致的是( )
A.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
B.不学礼,无以立——欣赏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信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貌
15、“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揭示这样一个道理(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大网”中的一个“结点”
C.个人的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D.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16、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优惠票的购买由原来按身高购买改为凭身份证按年龄购买。这一调整说明( )
A.规则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B.能杜绝一切逃票现象
C.旧规则损害了公民合法权利
D.能有效维护乘车秩序
17、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由3名航天员组成,航天员汤洪波(湖南籍)、唐胜杰(甘肃籍)、江新林(河南籍)。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18、针对下图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网络世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②网络弊大于利,应远离网络
③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④信息泄露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违法与犯罪”时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小明将该图补充完整( )
A.①违法行为 ②应受刑罚处罚性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罚金
B.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附加刑
C.①严重违法行为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刑事违法性 ④拘留
D.①一般侵权行为 ②刑事违法性 ③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剥夺政治权利
20、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D.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1、阅读下列漫画《如此“服务”》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漫画“如此‘服务’”的认识。
22、在中国的传统餐桌礼仪中,互相夹菜等习俗,常常被认为是热情待客的表现。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多地颁布地方法规或发布倡议书,呼吁市民和餐饮机构使用“公筷公勺”。2020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浙江衢州则针对商家多次未配备公筷公勺,开出了全国首张罚单。
23、“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前段时间,一条“中国武过马路”(如图)的微博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
某校初二(2)班同学就如何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顽症展开了讨论。其中小斌认为:“只有加强法治,加大惩罚力度,才能根除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顽症。”小丽认为:“只有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这-问题。”
请你运用有关知识对小斌和小丽的观点进行评析。
24、初中生优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他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请你简要回答网络在信息传递及交流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2)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
(3)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4)我们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5、材料一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分量,并首次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7月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施行,新的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16年4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 国家安全厅会同教育教研部门编写出版了国内首套《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系列读本。广大中小学校将结合相关课程和专题教育活动,用好读本,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围绕“国家安全”这一话题,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所学的内容,谈谈你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
(2)其实国家安全并不那么高大,那么遥远,你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3)请你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6、材料一: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李克强要求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保障关爱留守儿童,要求通过支持社工、社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关爱服务体系。
材料二:目前,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正在进行留守儿童摸底排查,2016年年内将建成留守儿童信息库。
材料三:5月22日下午,东台市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台镇金墩社区举行。启动仪式上为心理咨询师颁发了聘书,举行了一场心理咨询专题讲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全社会为什么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工作?
(2)有同学说,有了社会各部门重视留守儿童工作,留守儿童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了。你怎么看?
(3)下边是某机构编制的留守儿童保护建议中的内容,其中有一项做法欠妥,请找出并说明理由。
27、【学习宪法】
2020年11月30日,甘肃省2020年“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此次活动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宪法的重大意义。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各中小学围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开展各项活动,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1)假如你们学校开展相关活动,会采取哪些具体活动形式,试举两例?
(2)请你在“宪法宣传周”活动中给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同学们应该怎样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怎样做?
28、材料一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 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
材料二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希望您无论身处何地,都记得文明出行,优雅度假,在领略山水之美、感受人文之美的同时,勿忘做好自我防护,传播文明礼仪,让美好言行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2)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