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以下对漫画《爸爸,别插队》理解正确的是( )
①“父亲”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②“父亲”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值得提倡
③女孩的行为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表现
④漫画说明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当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出现在环境中时,由于没有人进行管理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让这种现象变本加厉。下列格言中,你认为与防止“破窗效应”相符的是( )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所蕴含的道理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已建成科技强国
③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④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府决策更加透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以下是社会生活剪影,他们的行为引导我们( )
“静音车厢”让旅途更美好 戴好头盔再出发 排队出行让文明延续
A.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B.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秩序
C.弘扬法治精神,善用法律维权
D.改进社会规则,适应社会发展
7、某小学的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课间时长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因为拥堵才导致了这种踩踏的事件。这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④良好的社会秩序能满足人们的所有追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8、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再探苍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在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时光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写就了壮美篇章。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
B.我们对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C.航天事业的进步,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D.一代代航天人用实干精神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9、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
A.关爱他人就一定要倾其所有,奉献全部
B.将贫困生置于大众目光下才能帮助他们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10、石家庄地铁开展志愿者文明引导活动,让旅客有回家的感觉;张家口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送去温暖;唐山的“供热管家”承诺24小时值班,冒严寒走家串户抢险维修……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给上面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恰当的是( )
A.自立自强
B.互谅互让
C.服务他人
D.见义勇为
【2】小明分享他参加志愿活动的收获,最可能的是( )
①提升社会交往能力②赢得他人的赞许和尊重
③学习成绩大幅提高④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在男子篮球比赛项目中,来自深圳的中文播报员“奢香女孩”郑心怡和来自佛山的英文播报员“谢顶哥”潘狄安组合的表现火爆全网。“奢香女孩”和“谢顶哥”的社会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缘关系
12、仔细观察漫画“低头族”,你想对“低头族”说的是( )
①不能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学会“信息节食”
②网络具有现实性,可以取代现实生活中的全部
③珍惜与家人团聚时光,多交流,享受家庭温暖
④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莫让手机夺走亲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有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了许多恶习,其中吸烟、旷课、逃学、不良交友和夜不归宿的比例很高。这警示我们要( )
A.抓好大事,做到有礼有节
B.控制情绪,减少冲动之举
C.依法维权,提升维权能力
D.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树立远大理想
B.遵守社会规则
C.掌握学习方法
D.关心社会发展
15、在肆虐的山火面前,有人义无反顾地逆行灭火,一呼百应;在俭朴的生活里,有人靠着卖气球的微薄收入,十余年来攒钱资助了30名贫困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人细致入微,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并救人一命……凡人微光,最是闪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上述凡人善举,同学们围绕“关爱的重要性”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①关爱能杜绝社会冷漠现象,营造和谐氛围
②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③关爱是温暖人心的社会正能量
④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营造充满爱的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理解他人,包容一切 ②关爱他人,相互帮助
③逃避困难,躲避付出 ④承担责任,学会担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17、近年来,电梯广告备受诟病,相关吐槽、投诉一直不断。为此某市发布电梯广告投放管理规范,对电梯广告的数量、内容、尺寸等作出规定,净化电梯广告秩序, 给电梯广告戴上专门的“规则笼头”和“监管笼头”。这表明社会规则( )
①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基于个人的要求而形成 ④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合肥高铁南站曾发生女子扒门阻拦高铁发车事件。一女子以等老公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高铁晚点。你作为乘客应该劝诫她( )
①树立规则意识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品质
②这种行为扰乱了交通运营秩序
③损害了他人利益
④要增强权利意识,要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1年1月22日,昆明市某校门口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劫持人质案件。面对凶残的歹徒,被劫持少年全程没哭,一度摆手跟警察说“不要过来”,他还主动同歹徒讲话,稳定歹徒的情绪……这都堪称“教科书式”自救。这启示我们( )
A.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
B.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自救
C.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增强法治观念
D.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
20、在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中,10位行业顶尖技术技能人才荣登榜单,他们大都是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些工匠的光荣事迹启示我们( )
A.树立只有技术才能改变世界的观念
B.负责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利益
C.只要苦读诗书和苦练技能就能成功
D.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21、请你辨析——由于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的不同,更由于地域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家庭文化往往有较大的差别。
22、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判断:
理由:
23、 如何获得真知?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有学生认为,参加实践活动太浪费时间了,而且初中生离社会还远,参加实践活动意义也不大。你支持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4、 中秋节到来之际,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来了中秋月饼和水果,并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了房间。
结合所学知识这些同学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有什么意义?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南网2015年12月11日讯:多走不到50米,就有一条斑马线,但福州一位依姆(注:闽东方言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表示亲切)却选择横穿马路,结果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当场身亡。多位目击者说,依姆当时横穿机动车道,准备翻护栏过马路,结果被刹车不及的面包车撞上。
(1)根据依姆的行为,分析依姆被撞的原因。
(2)根据依姆被撞这件事,谈谈对“守法”这个词的理解和认识。
(3)依姆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6、 案例:15周岁的初三学生陈某,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偷同学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他非但没有改正,反而经常在校外偷窃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如果你是法官,请你为陈某案例的最终判决给出判定理由(或依据)
(2)陈某的案例给成长的我们哪些启示?
(3)针对案例,请设计一种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活动形式。
27、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最近在班内组织了一次调查实践活动,主题是“中学生中存在的歧视他人状况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的 | 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的 | 只喜欢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的 | 只愿意与追求时尚的同学相处的 | 嘲笑有残疾的同学的 |
28人 | 24人 | 17人 | 8人 | 5人 |
(1)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经过调查,同学们发现问题确实还比较严重,他们决定向学校领导提出关于加强中学生平等待人教育的建议。你认为他们的建议应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同学们准备在班内开展一次“加强平等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的主题班会活动。
这次班会的主题可以是:
这次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可以是:
这次活动的意义是:
28、为什么说网络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