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班主任指派李东暂代因病请假的班长管理班级纪律、李东内心不太愿意,但还是答应了。不过,他害怕得罪同学而不管违反纪律的人。几天下来,班级纪律很差。班主任找到李东,他委屈地说:“又不是我想当的”。李东应该认识到(     

①面对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任何人都做不好

②面对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也能做得很出色

③承担自愿选择的责任一定比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做得好

④无论是自愿选择还是非自愿选择的责任,都应无悔承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寒假快到了,八(1)班的同学们想出去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班主任要求他们出发前,先搜集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景点要遵守的规则。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

3、漫画《寸步难行》启示每一位公民(     

A.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惩处失信行为

B.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弘扬诚信文化

C.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普法

D.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树立诚信意识

4、近年来,以“高薪工作”为名的电信诈骗行为时有发生,给不少人造成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在各地区“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月活动中,以下做法不适合出现在宣传单上的是(     

A.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B.不要轻信陌生人电话里的花言巧语

C.坚决不用手机上网,并关闭手机银行

D.不要点击途径不明的短信链接

5、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如表对微行为点评不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A

小超耐心等待服务员引导候机,并对他说:“辛苦了”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B

小芳向来访家中的客人问好并主动递上茶水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

C

小林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

D

小姐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孩子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A.A

B.B

C.C

D.D

6、在校园里,我们是主动向老师敬礼问好的同学;在超市中,我们是自觉排队付款的顾客;在小区里,我们是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邻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B.责任是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C.尊重他人能够展现个人的修养

D.文明有礼是我们有形的通行证

7、2023年6月7日,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对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而言,他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行动。据悉,今年共有81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坐上成都雷锋车队“专车”,一路畅通直达考场。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的行为(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

③是全体考生和家长的一致要求④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双十一期间,小符爸爸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与实际到货的商品不符,但商家却拒绝退货,他为此气恼不已,家人纷纷出谋划策,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A.小符爷爷:“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我们就自认倒霉吧。”

B.小符妈妈:“商家最注重用户的评价,找水军在评论里多刷差评。”

C.小符叔叔:“曝光商家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对其实施网络暴力。”

D.小符:“可以先找平台介入处理,处理未果再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9、八(2)班以“网络改变生活”开展议题活动。下列事例与论点搭配正确的是(     

A.撰写网络小说,讽刺贪官丑态——网络监督确保政府廉洁高效

B.“剧本式造谣”河道内能捡到碎金——网络可带来经济新发展

C.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直播——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外卖小哥承接网络“刷单业务”——网络可以开辟就业新渠道

10、“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       

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②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③勇于承担责任                                               ④放弃需要付出代价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进入社会对我们意义重大,表现在(     

①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感受越来越丰富

②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关心国家

③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

④我们的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2、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这说明

A.我们没有自由

B.没有自由就没有规则,规则限制了自由

C.自由来之不易

D.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3、2022年国庆假期,以利比亚撤侨行动为背景的电影《万里归途》好评不断,“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在电影《万里归途》当中反复响起的这句话令无数国人动容。这主要表明(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的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④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捍卫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至201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以来,国家对失信人员的打击力度逐步加大,例如,限制子女出国留学;限制乘坐交通工具:如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等。这启示我们(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诚信是一个人安生立命之本

③不讲诚信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④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

16、2023年4月26日,中国海军派遣军舰奔赴苏丹,紧急撤离在苏丹的中国公民,防止中国公民因当地冲突造成伤亡,微信朋友圈刷屏。其中一条朋友圈说:“危难来临,才深切体会到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多么幸运,拥有一支可以保护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多么令人安心。”他的话告诉我们(     

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国家利益即个人利益

③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指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强调了(     

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D.符合国家利益的,定符合个人利益

18、下列有关违法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④违法行为按照类别,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此,广州市某校组织中学生主动为附近社区打扫卫生,受到致好评。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①对社会负责,是亲社会行为

②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③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表现

④有利于弘扬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了智慧执行系统,为破解“执行难”提供坚强支撑。加强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开展联合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特定职务及出行、购房、投资等进行限制。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不讲诚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据南方都市报(广州)消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广东实验中学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模拟政协》。其中,几个同学组成的模拟政协小组展开了对于急救设施普及情况的调查,最终形成了一份提案,内容是呼吁于城市公共场合配置和推广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这份提案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展示中得到好评,获得“最佳提案奖”,并被推荐给了本届全国政协委员陈怡霓,提交至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针对上述材料,小杰认为:“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小悦认为:“我们应该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但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同学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22、一群年轻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愿就业。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分析(6分)

 

23、   即将期末考试了,小苗抓紧利用午休时间在宿舍背英语单词,遭到同学们的抗议。他却认为:“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干涉。”

(1)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2)请运用权利义务的相关知识分析他的说法。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机场打人女博士因扰乱社会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社会秩序?它包括哪些方面?

(2)简要概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材料二: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令计划案进行一审宣判,决定对其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令计划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1)材料中刘某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对令计划的判决结果哪些属于主刑,哪些属于附加刑?

(3)材料中提到的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中的哪一个)

26、   材料一 疫情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战胜疫情不仅是一项医学难题。中国抗击疫情是保障所有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人权保卫战,它必将为中国人权乃至世界人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湖北武汉到全国其他省份,中国应对疫情堪称典范。政府主导、迅速动员、多方配合、团结一心,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是什么?

(3)中国应对疫情堪称典范。政府主导、迅速动员、多方配合、团结一心,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宪法原则?

27、时代楷模张桂梅,一辈子扎根贫困民族地区,她把工资和奖金捐了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奉献着自己,燃烧着自己。正因为她的无私奉献才给当地许多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

请用第六课的知识说说为什么人人都尽责,社会才美好?

28、   材料一:2018年3月5日上午,国栋和妈妈在家观看了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现场直播,了解了2017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知晓了2018年我国总体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

材料二:2018年3月12日,嘉豪和他的伙伴们到某农业庄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有机蔬菜的生产、销售情况。

(1)国栋、嘉豪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2)除以上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呢?

(3)感受社会生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