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小玫有每天写日记记录生活的好习惯,以下是她日记中的部分内容: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使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我在网络上就小区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出了建议,还收到了环保部门的回复,成就感满满! |
上述日记内容说明小玫做到了( )
A.遵守社会规则
B.合理利用网络
C.自觉遵纪守法
D.积极改进规则
2、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明( )
A.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意味付出和获得回报
D.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可以衡量的
3、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下列做法违反法律的是( )
①刘海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丢垃圾
②李青没有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坚持读完高中
③陈利故意损坏人民币
④王某在居民小区公用的楼道内放置杂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面图片属于社会秩序中的( )
A.生产秩序
B.交通秩序
C.公共秩序
D.社会管理秩序
5、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果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先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
B.要根据回报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C.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要做
D.把它们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承担
7、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我们可以( )
①了解世界任一角落的风云变幻 ②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③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④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入选2023年第三批“云南好人”候选人余贵荣,危急时刻勇救落水儿童、传递正能量。当他被问起那段经历时,他说:”我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只是做了一件平常的事。今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要( )
①心怀善意 ②尽己所能
③收获幸福,促进社会进步 ④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图是小何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
A.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B.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发展无关
10、李某在某建筑公司上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堆积的建筑材料倒塌,导致右臂受伤,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李某请求赔偿,建筑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多次协商未果。对此,下列维权建议不合理的是( )
A.向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B.寻求国家的法律教济
C.与亲朋好友圈堵工地,阻碍施工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是( )
A.劳动
B.学习
C.负责
D.诚信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下列能体现此观点的有(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中确立的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期间,杭州对地铁站等实施整改,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出行体系:地铁、商超、公园等场所提供无障碍预约服务,方便残疾人出行。这说明( )
①要为他人做好一切事情②应该欣赏他人的闪光点
③关注和重视残疾人④能平等待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下面与“信任”有关的名言警句是( )
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②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对自己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国家负责
16、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中国人民用热情洋溢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了对运动员们的鼓励。演出结束后,大家有序地排队,安静而迅速地离开,还将地面上的垃圾捡走。这些行为( )
①是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体现②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
③体现了善于竞争的良好品质④维护了民族尊严和中国形象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7、“神舟”飞天、“蛟龙”入海、高铁奔驰、国产航母和大飞机横空出世、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这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感到自豪,但我们仍应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到“自己心中有底”。这里的“底”指的是( )
A.我国已是发达国家,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比高
B.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突出
C.贫困已消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前列
D.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绝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18、运用法治手段,依法严惩、杜绝网络谣言,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④网上谣言太多,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信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2023年3月1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一周年。该规定聚焦由算法引发的大数据“杀熟”、诱导过度消费等侵害用户权益的乱象和问题,明确“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舆论、规避监督管理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大数据“杀熟”行为( )
A.遵守了道德规范、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B.创新了交易规则,引领社会新时尚和新风貌
C.骗取顾客的信任,侵犯了新客户的合法权益
D.没做到以诚相待,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A.培养创新精神
B.遵守社会规则
C.关心社会发展
D.依法履行义务
21、在自习课堂上,一些同学大声喧哗、嬉戏打闹,身为班长的小华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事后,老师狠狠地将小华批评了一顿。对此,许多同学议论纷纷。
承担责任付代价,不担责任免处罚
承担责任意义大,积极担责我不差。
22、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在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因是他们的同伴还没有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的理由是:我们有乘车的自由,你们管不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请根据所学的“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有关内容,简析这两位乘客的言行?
23、刘新上学快要迟到了,可在路口又遇到了红灯,他看到路口车辆少就闯了过去。
判断:(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材料一:8月14日,在成都343路公交车上,有乘客给扣婴儿的母亲让座,却被老太太抢先,并声称:这是公交车,不是私家车,有位置我就要坐,我该坐。周围乘客纷纷指责老太太“强词夺理”
材料二:8月21日,一段题为《G334列车上男乘客霸占靠窗座位不肯让》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被霸占座位的女乘客要求男子回自己的座位,男子却说:“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坐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乘务员劝说时,男子又装病,以“站不起来”为由,拒绝回到也没有归还座位。经列车长及乘警劝说无果,当事女子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直到终点,男子也没有归还座位。网友们纷纷遣责霸座男,后济南铁路局介入调查,该男被罚款200元并被记入铁路征信体系。
(1)老太太被指责和高铁霸座男被请责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对霸座男处以罚款并记入铁路征信体系,有何意义?
25、在武汉,有一个10岁女孩被3名歹徒劫持后,利用歹徒吃夜宵之机,趁歹徒不备,一面向饭店老板暗指3名歹徒,一面表情痛苦地用双手卡自己的脖子,老板明白后立即设法报警,几分钟后,3名歹徒被民警抓获。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面对歹徒行凶,你会怎么做?
26、2015年3月,搁置三年且争议不断的重庆小南海电站项目,遭到环保部的否决。对于否决小南海电站的原因,环保部称,过去十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金沙江下游一期工程等进行过两次调整,已经使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受到较大影响,所以未来必须“严守生态红线”。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环保部否决重庆小南海电站项目的理由。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到“严守生态红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新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为普及宪法知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做出贡献。”
(1)材料一中的国家安全法和宪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
(3)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