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面选项中能体现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的是(     

①蔬菜大棚里农民大爷正在采摘有机草莓            ②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③在电视里观看“天舟一号”成功发射               ④在新华书店寻找《中华好诗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彬彬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好友将旅游途中拍到的我国运送尖端武器的照片晒了出来。彬彬此时的正确做法是(     

A.给朋友点赞

B.劝朋友删除

C.转发朋友圈

D.装作没看见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做法能体现诚信的是(     

A.期末考试时候,小阳为了考出好成绩和同学对照答案

B.“双十一”期间,电商对一些商品采取先涨价后降价

C.科研所工作者坚决不把需要保密的研究内容告诉别人

D.旅游景点声称假期打折,却因为觉得成本太高没兑现

4、2011年1月5日晚,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化中国——海外华人中华才艺展演”汇报演出在深圳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8名海外华人文化社团的文艺骨干参加了本场演出。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为世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B.中国在国际安全方面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C.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D.中国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

5、小范购物后离开超市时,报警器响个不停,可是他买的东西都结过账了,但保安仍然要求搜身,你觉得他应该(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大喊大叫、怒目而视

C.据理力争、暴力反抗

D.沉着冷静、报警求助

6、2023年是《中国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该杂志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肩负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团的重点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重要职责,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的精神追求。对于共青团,认识正确的有(     

A.中国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B.中国共青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C.中国共青团是青年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形式

D.中国共青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依法行使权力

7、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青少年为社会作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下列适合青少年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有(     

①报名去支援西部大开发②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

③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④到广场、街道清除非法小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7月29日以来,北京市多地区出现持续大暴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冯振、王宏春、刘建民等救援英雄们不畏艰险,不怕危险,舍己救人,用生命守护着生命,成为了人民心中崇高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启发我们(     

①我要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要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网民为之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他们对“抖音”的沉迷程度尤为严重。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会在短视频APP上学习跳舞、烹饪等,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短视频APP容易使人沉迷,应完全禁止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力

③我们应利用短视频APP,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国家应加强监管,促使网络的健康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ChatGPT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这启示青少年(     

A.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B.大力推广,促进网络进步

C.遵守法律,树立安全意识

D.完善法律,加强有效管理

11、“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如果你遭遇欺凌,可以寻求国家法律的救济机关是(       

①律师事务所   ②公安机关   ③法律援助中心   ④人民法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名言警句前应正确的是(     

名言

道德品质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宽容体谅

②不学礼,无以立

友善守信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文明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礼貌待人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共1.76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亚运盛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A.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B.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C.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D.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14、《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因为(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享有的权利

②我国已形成完备的国家安全体系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比达到18.70%,65岁及上人口1.9亿,占比为13.5%。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     

A.老龄化加剧

B.总人口增速趋缓

C.人口素质偏低

D.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17、某商店购置饮水机、小药箱,在店内一角设立“环卫工人免费取水点”。这种做法(     

①是尽己所能关爱他人的表现   ②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④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18、“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表述观点”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针对下列材料的阅读及信息提取,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在交叉路口遵循“红灯停、绿灯行”,骑电动车要“戴头盔”,在公共场所提醒“秩序靠大家,请注意举止文明”。

A.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B.遵守社会规则,最主要靠他律

C.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D.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A.A

B.B

C.C

D.D

19、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习惯,某中学号召同学们利用假期开展相关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该号召的是(       

①清扫社区和街道卫生,美化环境          ②去博物馆义务讲解,传播历史文化

③组织义务植树活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④阅读名著,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2年无锡、连云港异地就医免备案落实,无锡与连云港两市参保人员在对方市域内医院就医、药店购药的将无须备案,可联网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的实现,将进一步排解两地群众垫付费用高、报销手续烦的忧虑,加快推进备案“零跑腿”,让更多有异地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及时受益。这体现了网络(       

A.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B.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情期间,政府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居家学习生活,不得外出。对此有不同的声音:

     

你赞成谁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2、

23、一直关注全国两会的小李,在班内和一直喜欢钻研法律知识的小刚就“中国共产党是否应该守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刚认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小李则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需要遵守宪法。两个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刚和小李所争论问题的看法。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江苏省文明委决定,从 2014 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 1700 万未成年人中开展八礼四 养成教育。其中,以十八岁为节点,举行成人仪式教育。

请回答

(1)成人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2)有人说:青少年年龄还小只需树立责任意识,无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请对此观点评析。

 

25、电视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微视频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1)结合微视频一,谈一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如何?

微视频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2)实现中国梦,创造美好的生活为什么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青少年应如何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7月20日,开封市爱源公益组织联合豪德驴肉汤餐饮及金明中学2016级8班团支部共20名志愿者,冒着酷暑,到杏花营农场敬老院开展“送清凉、献爱心”活动。活动中,金明中学2016级8班团支部的10名小志愿者汗流浃背地协助搬运爱心物资,并为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获得老人的赞扬。志愿者们为老人理发、修指甲,与他们拉家常,用自己的行动带给老人们关怀,温暖老人们的心。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敬老院也萦绕着爱的暖流,场面温馨感人。

(1)请写出一个你曾经做过的亲社会行为,并谈谈你为什么会这样去做?

(2)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向金明中学的志愿者学习?

27、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中国积弱积贫,长期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长期过着受奴役欺凌和屈辱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骄傲、自豪、有尊严。

(1)近百年间我国的哪些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了侵犯?

(2)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做?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28、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宪法序言指出:“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未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地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请你观察与思考:

(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形成的?

(4)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给你怎样的启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