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0年12月21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某、冯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和六千元。对上述判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①陈某和冯某承担的是民事责任②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属于主刑

③罚金二万元和六千元属于行政处分④陈某和冯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     

①意味着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②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③警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告诫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未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某地一名交警弯腰给一位过马路的孕妇系鞋带的暖心场景,被路人拍了下来并发到网上,获得网友纷纷点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要传播正能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③要积极帮助他人,追求社会点赞④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公安机关准确把握电信网络诈骗面临形势的新特点、新规律,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推动打击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8月以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和20.5%。国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①能够震慑网络违法行为,净化网络生态

②能有效维护网络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③能够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④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在资阳,有这么一位老党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行善,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是邹文俊老人。下面对邹文俊老人坚持做好事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他具有服务社会的亲社会意识

C.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D.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

6、2023年8月29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委书记姜国文因受贿1.039亿元,被判无期徒刑。对该案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2023年还是(     

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②五四运动100周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④改革开放45周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教育部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开展研学旅行(     

①有利于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融入社会②就是变相旅游,价值不大

③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学习④有利于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情境与其遵守的社会秩序内容相符合的有(     

①高铁站内,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交通秩序

②生产车间,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医院内,病人家属在公共通道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④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针对《晓楠日记》中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晓楠日记

2023年12月3日周日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道德与法律

D.抵制网络谣言

11、为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桂林市某中学开展“违法行为——我判断”系列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出版社未经张某同意而出版其作品——民事违法行为

B.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行政违法行为

C.李某将私家车长期停放在消防通道——民事违法行为

D.陈某编造虚假警情拨打110电话——刑事违法行为

12、尊重是一个微笑,尊重是一声招呼,尊重是一声“对不起”,尊重是一句“谢谢你”,下列对尊重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B.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我们只需要尊重社会地位高的人

D.尊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唯一条件

13、下框是小思的计划表,她可以选择的活动方式有(     

活动计划表

活动主题:微公益,我们在行动

活动时间:2023年3月5日

活动方式:____

①交通安全宣讲②阅读经典名著③开展义卖募捐④为父母洗脚捶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见义勇为”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理应得到发扬和传承。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敢于斗争”条文,这绝不是让学生见义不为,而是希望能根据自身特点,在“自护”和“求救”的基础上“见义智为”。守则的修改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要有一颗广博的心

B.关爱他人要付诸于行动

C.关爱他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D.关爱他太不应顾已个人利益

15、据有关部门统计,2023年“618”期间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累积销售额为7987亿元,其中直播电商平台成本届大促最大亮点,直播电商累积销售额达1844亿元。这表明网络(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16、八年级学生小华在上学路上看到有人正在偷一个阿姨的手机,小华此时应(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视而不见

D.见义智为

17、2023年学雷锋活动月期间,某中学的志愿者走进社区进行环保宣传,走上街头清理小广告,走进敬老院帮扶老弱病残……他们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这告诉我们(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②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唯一途径

③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培养       

④服务和奉献社会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     

①侵犯他人民事权利②妨害公共安全

③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④妨害社会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必须(     

A.从大事做起

B.从琐碎的小事做起

C.做个人人羡慕的人

D.必须学习成绩优异

20、在国庆假期到来之际,某公交公司开展了“文明旅游,礼貌乘车”主题活动,经过宣传教育,不文明行为大大减少。这主要说明(     

A.文明有礼是个人外在素养的内在表现

B.文明有礼体现了民族尊严、国家形象

C.要讲究文明,不能因小事而发生争吵

D.文明有礼能协调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环卫工人李阿姨说,她对宪法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教材里,当时老师反复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印象深刻。但对于加强宪法监督了解不多。她认为,宪法监督就是公民个人对宪法的监督。

请你为李阿姨解惑。

22、王某在小区饲养大型宠物狗,并在遛狗时不佩戴狗链。

23、201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见义勇为撑腰。为此,八年级一班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讨论。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依法自律健康成长)

材料: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存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网络世界里,但某些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受法律约束,肆意妄为,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令人痛惜。

(1)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犯,预防犯罪?

(3)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你知道刑罚分为哪两类吗?

25、“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回家喽,放下书包就把电视放……”强强放学回到家里,边唱歌边去开电视。“干什么?刚到家作业还没做就想看电视,越来越不像话了,写作业去!”爸爸拦住了他。“我要看《新闻联播》,马上就要开始了。”“那又怎么了?和你学习有关吗?你又不是国家领导干部,看那些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强强刚被今天道德与法治课上“亲近社会”的内容激起的了解社会、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激情,一下子被爸爸吼去了一半,“老师告诉我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强强回忆着老师上课时说过的话,想说服爸爸……

面对爸爸的阻拦,强强想到了老师告诉他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种亲社会的情感呢?

26、什么是责任?举例说明一个人在社会上分别扮演两种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27、请你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宪法规定的是什么问题?

(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如何?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28、

请看漫画《孝顺》请你评价漫画中儿子的行为,并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