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秦搜集了以下漫画并做了相关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说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没有主人吗?”这告诉我们( )
A.不遵守规则的人都不会自我反省
B.必须坚定信仰,不对规则提出异议
C.遵守规则只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3、2023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了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小秦从中搜集整理了以下数据:
截至2023年6月网民遭遇网络诈骗情况统计表
项目 | 虚拟中奖信息诈骗 | 网络兼职诈骗 | 冒充好友诈骗 |
占比 | 38.0% | 26.2% | 21.1% |
较2022年12月 | 下降6.0个百分点 | 下降1.7个百分点 | 下降4.4个百分点 |
以上数据说明了( )
①网民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②网络安全环境持续好转
③网络诈骗现象已完全消除 ④网络弊大于利要远离网络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这些古语告诉我们,文明有礼( )
①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某女子发布短视频,讲述自己被造谣诽谤后报警、取证及保全证据的经过,她面对造谣和网暴作出的一步步行动得到网友力挺,被称为“教科书式”维权。不少网友对女子追责的行为表示鼓励、支持。该女子的做法告诉我们( )
①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要善用法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③要采取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要敢于和善于依法维护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下列情境中,符合文明有礼的有( )
①进入老师办公室时,先敲门或喊“报告”②遇到师长,主动打招呼
③爸爸的同事来家做,视而不见④碰掉同学的书本,捡起来并微笑道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同志适应我国当前的国家安全的新变化新形势,与时俱进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体系在新层面上的战略总部署。下列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正确的有( )
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生态安全为保障
④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这句话说明(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社会秩序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2年9月1日,小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漫式课堂,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文化的博大,民族的自信,奋斗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小阔( )
①获得了物质支持
②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③受到老师的表扬
④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重庆八中准备进行一次2023年典型法律案例解读大赛,解读正确可以给小组积分。以下是部分选手的解读,可以得分的是( )
| 案例 | 解读 |
A. | 3月15日,某餐饮店未在就餐区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被市场监管局作出警告的处罚。 | 这是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 |
B. | 3月27日,汪某梅非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这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
C. | 12月21日,法院审理了一桩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法院判定被告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 这是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 |
D. | 陆某某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有2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这是行政违法行为,有社会危害性 |
A.A
B.B
C.C
D.D
11、李耀梅诚信待人、诚信立业,靠扎扫帚还清30万元“情义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并被评为年度“诚信之星”。这对公民践行诚信的启示是( )
A.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地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B.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C.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风尚
D.积极构建和完善个人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12、成都某地区一外卖小哥为了及时送达商品,不顾“禁止翻越”的标识和他人劝说强行翻越,最终被马路另一侧正在行驶的车辆撞翻在地,腿部严重擦伤,三个月卧床,无法上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②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③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④自由需要规则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山河无恙,你我相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A.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
B.严厉制裁破坏分裂国家的行为
C.心系国家,舍弃一切个人利益
D.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14、杭州的谢先生带孩子乘公交车回家,车到站时下起了大雨,本以为会和孩子淋雨回家,没想到公交车司机递给他一把雨伞。谢先生十分感动,事后定做了100把“爱心伞”寄到公交车公司。对此,你的感悟有( )
①要宽容他人,严于律己②要学会感恩,传递正能量
③要体谅他人,助人为乐④要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下列这组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提高国际地位
B.增加经济收益
C.维护国家利益
D.增强军事实力
16、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公民,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A.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即可
B.加强自律,沾染不良习气
C.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D.自觉守法,严格惩处犯罪
17、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图示意了张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张某的违法行为是( )
A.不听劝阻,夜嚷扰民
B.难拒诱惑,偶食毒品
C.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D.伙同他人,夜劫财物
19、“某大学生上网时发现有人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立即拨打12339电话举报。”“国家安全工作人员通过群众的举报,当场抓获非法采集并向境外售卖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李某。”以上是小宇设计的手抄报节选内容,为其设计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B.关心国家发展,青年挺膺担当
C.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D.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互联网
20、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我国多地举办主题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让爱不再孤单;走进听力障碍世界,用无声传递温暖。作为同龄人,关爱困境儿童,你可以( )
①心怀善意②尽力而为③精神上给予关怀④倾尽所有的物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小华在公园游玩遇到两个高大的青年,他们命令小华交出钱包和手机。小华顺从地照办,随后报警,且准确地说出两名青年的特征及去向。
判断: 理由:
22、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就以下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甲:权力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乙: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有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3、“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诉我们,坏事要从小事开始防范。
24、针对当今部分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象,某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感恩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内容:
(1)我的主题:请你为这次“感恩教育”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我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
(3)我的行动:请你将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填写完整:
(4)我的感言:回忆成长路上,父母、老师、朋友等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填写下面的感谢卡。
我感谢 (不可涉及具体人名),因为她(他)
25、 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冇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抵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1)请用一句话归纳出材料要说明的道理。
(2)网络有哪些积极作用?
(3)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6、 材料一: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刚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整夜泡在网吧,多次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仍不悔改。后来,小刚开始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
材料二:初中毕业后,小刚因与朋友黄某“关系不和”,趁黄某不备,在其饮水杯中投毒致使黄某死亡。
(1)从法律角度看,材料一中小刚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材料二中,小刚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为了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给予三点警示。
27、【积极奉献社会】
关爱是一束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1)关爱他人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幸福。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2)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人?
(3)奉献社会我践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4)在学习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善举”?请列举两例。
28、(1)培养亲社会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2)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