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51年前,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事件是指

A.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2、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主主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下面不属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是( )

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义和团运动

6、如图是小张同学历史学习笔记的片段,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具有反帝爱国趋向

原因: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近代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内陆陆续对外开放。这两种“开放”的区别在于(     

①前者严重践踏了我国主权,后者是在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

②前者的开放是不平等的,后者的开放是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

③前者发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如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9、当今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对当今欧洲文化有重大影响

B.起源于西罗马帝国。

C.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D.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10、从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共和国扩张

C.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D.拜占庭帝国达到鼎盛

1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经济体制改革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我国的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似之处是(       

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

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都是根据国情制定的正确决策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19年世纪90年代

14、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15、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三联书店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17、“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D.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8、“它的胜利,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到处扩张的势头,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是一场著名的正义挫败非正义战争。”材料描述的是(     

A.解放战争胜利

B.开国大典

C.抗美援朝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19、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的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咸丰帝

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20、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琦善 C.林则徐 D.陈化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武昌起义开始时间:  _______年10月10日。地点:_______

22、________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3、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 ______ 的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

2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5、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___

26、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7、新中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8、他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人类每一次重大疫病爆发之时,都有科学家战斗的身影,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

29、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___、多层次、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30、根据信息提示,写出下列答案。

(1)新中国的文艺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发展计划——

(3)万隆会议提出的外交方针——

(4)对少数民族居住地方的管理方法——

(5)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2、列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3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三 ……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1)材料一中图②和图④分别与中国历史上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中提到的“自救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材料三中“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观点的看法。

(4)综上,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