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两河口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

A. 《新青年》   B. 《申报》   C. 《中外纪闻》   D. 《民报》

3、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4、2022年春节,一家人到海南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

B.

C.

D.

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洪秀全

B.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C.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太平天国运动是被洋枪队镇压下去的

6、下列作品既是研究希腊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希腊最重要的文学遗产的是

A. 《荷马史诗》

B. 《一千零一夜》

C. 《神曲》

D. 《奥赛罗》

7、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七七事变爆发

D.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8、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得利于

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参加“大跃进”运动

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9、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在黔东南州博物馆推出大型展览,主题为《销烟壮举禁毒丰碑——1839》。此举与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开始领导人民销毁收缴的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林则徐

10、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 实现了君主立宪

B.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增强了近代国防实力

D. 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11、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13、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是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申报》

14、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下图。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A.《种姓的国度》

B.《尼罗河之光》

C.《失落的古巴比伦》

D.《中华文明起源》

15、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A.加速了“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违背了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6、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方面的探索。

A. 经济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   D. 军事强国

 

18、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爆发的时间、地点和领导人是( )

A.1851年、金田、洪秀全

B.1853年、永安、石达开

C.1856年、天京、杨秀清

D.1861年、金田、洪秀全

19、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④五四运动的爆发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0、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族路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消极影响

B.历史背景

C.社会性质

D.失败原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2年10月,黄继光在美国侵略者发动的____________战役中英勇牺牲。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地点)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3、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24、三大改造是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________

25、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______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

26、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会议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7、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______(地名)发动武装起义,这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______(地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8、签订: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

29、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0、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分别是什么?

32、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 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请写出其失败的标志。

(2)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促成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哪些努力?综上所述,谈谈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33、据图指出《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个商埠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18%(英国是4.1%,美国是2.8%)。中国用5年实现钢产量增长400万吨左右(英国用了24年,美国用了15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材料二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 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如果不是目的)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究竟是什么情势下邓的改革程序才开始的呢?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弊病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