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派筹建的规模最大的新式海军的是( )
A.南洋舰队
B.东海舰队
C.福建舰队
D.北洋舰队
2、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
A.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 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C. 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3、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始于
A. 武汉会战 B. 七七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4、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A.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华
B.1971年基辛格访华
C.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关于人造卫星发射的成就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
B.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C.用自己的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
D.2001年,我国成功发射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6、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这表明了,中国( )
A.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主要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开始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
D.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力量
7、歌曲是时代的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被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自强求富
B.抗日救亡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8、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
A.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C.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开展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研究工作
9、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及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谈判代表是( )
A. 1949 十四世达赖 B. 1950 十世班禅
C. 1951 阿沛·阿旺晋美 D. 1952 阿沛·阿旺晋美
10、“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我国近代历史上这种变化指的是
A.思想潮流的变化
B.社会生活的变迁
C.科技文化的发展
D.新式教育的开始
11、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 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 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 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12、我国导弹事业发展的背景包括( )
①打破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②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③与美国对抗 ④当时得到苏联帮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3、2016年1月3日新华社电:“3年多来的实践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严查……严重违纪案件,打破“刑不上大夫”的猜想;实现中央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打消“反腐有禁区”的疑虑;累计超过14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问责,扭转“法不责众”的心态……”材料体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战略布局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实现中国梦
14、它是国民党内部实力派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不愿再剿共,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情况下发生的。上述材料中的“它”是
A.天京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15、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的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清假报告,工人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仍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上述材料生动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
A.原因
B.做法
C.中心环节
D.成效
16、“一化三改造”是人们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这里的“一化”是
A. 工业化
B. 军事化
C. 现代化
D. 集体化
17、“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李鸿章
B.李秀成
C.关天培
D.林则徐
18、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①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列文献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这场军事行动的指挥者是
A.李宗仁 B.林彪 C.彭德怀 D.杨靖宇
21、经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2、内战爆发:________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___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3、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4年,( )(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 )、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5、“他”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使神七载人飞船升入太空______。
26、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________,并建立________,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走向失败。
27、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世界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小丽同学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后,整理了下列表格。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丽完成该表格。
时间 | 人物 | 国别 | 主要发明 |
1764年 | 哈格里夫斯 |
| 珍妮纺纱机 |
1769年 | 瓦特 | 英国 |
|
1825年 |
| 英国 | “旅行者”号蒸汽机车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 美国 | 留声机、电灯、电影放映机等 |
19世纪80年代 | 卡尔•本茨 | 德国 |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
28、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9、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
30、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程度。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2、请写出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不平等条约。
33、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是指什么?
(3)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