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外交史》:“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B. 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
C. 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 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2、2021年华语小童星李家鸿的原创新歌(走进雅鲁藏布)成为网红,歌中唱到“可山要布、看林芝桃花、将奇迹变为神话,让致富路走进每个小康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当地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特殊的经济政策
C.高度自治权
D.“一国两制”
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大事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②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③“二月抗争”
④“一月革命”
⑤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④③⑤
5、德国的法学家耶林强调,“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下面属于第三次征服的是( )
A.建立罗马帝国
B.以基督教为国教
C.修建大竞技场
D.建立罗马法体系
6、清朝末年,民间流传有“十室之邑,必有烟管”。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
A.吸食鸦片成了普遍现象
B.人们痛恨鸦片
C.鸦片战争爆发
D.白银大量外流
7、从19世纪60-90年代开始的一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公车上书
C.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 戊戌政变
9、“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这反映了( )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期盼两岸早日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新宪法制定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2、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前往陕西、甘肃开辟抗日根据地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C.陕西、甘肃有更好的群众基础
D.江西一带的农民对红军失去了信心
13、“可以说青高素挽救了疟疾肆虐地区人们的生命,诺贝尔奖颁发给当年研究团队的耀眼明星,实至名归”。此句中的“耀眼明星”是指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利伟
D.屠呦呦
14、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人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15、今年6月,台湾有一批食品在泉州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98年11月,保质期两年。这批食品的保质期限到( )
A.2008年11月
B.2009年11月
C.2010年11月
D.2011年11月
16、“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组,我却说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天京变乱 B.戊戌政变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17、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双百方针
C.“863计划”
D.义务教育
1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实行的基本方针是( )
A.缔结和约
B.武力夺取
C.一国两制
D.金钱购买
19、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A. 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B.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1927年4月18日上午,《申报》《民国日报》《大公报》等媒体记者纷纷前往南京,他们要报道的时政要闻最有可能是
A.黄埔军校成立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誓师大会
21、______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次年,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3、“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24、所有加入“高级社”的社员都处在一个起点上,没有人再从合作社那儿收到土地和农具的租借费。富农和中农的财产实际上已被充公。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再一次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社”指的是________。
25、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_______。
A五四运动 第一阶段的中心 B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中心
26、新中国成立后的代国歌是《_________》,国旗为_________。
27、列举与下列“第一”有关的城市。
(1)横跨长江第一桥——_______________
(2)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_______
(3)第一机床厂——________________
28、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1959-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_____
2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万平方公里。
30、到___________年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到 ________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31、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图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1)图一场景发生在 ①(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②。
(2)图二场景发生在③ 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④建立⑤ (国家名称)。
图三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3)图三场景发生在⑥ 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⑦ 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⑧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4)图四场景发生在 ⑨ (战役名称)以后,⑩ (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3、指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什么?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34、 材料
(1)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同志主持的哪一次会议如上图所示旧址召开?
(2)小历同学认为,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