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东交民巷位于崇文门与天安门广场之间,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解放前,这里是使馆聚集区。它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被划定为外国的使。馆界的(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张作霖开始盘踞东北 B.张学良东北易帜 C.甲午战争 D.九一八事变
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 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4、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B.发展乡镇企业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无偿没收
B.平均分配
C.赎买政策
D.成立乡镇企业
6、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面对当时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组织材料中的“革命的统一战线”主要是为了( )
A.推翻清政府
B.抗日救国
C.争取和平民主
D.打倒北洋军阀
7、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相对峙政权的标志性事件( )
A.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西征胜利
C. 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D. 北伐胜利
8、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是指( )
A.淞沪会战 B.武汉保卫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9、中国的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大葡萄叶”,到后来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一变化与哪一国家有关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10、“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首先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11、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其实质是
A.保持中国领土完整 B.要求西方国家之间互相开放
C.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D.保证美国在华经济利益
12、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想表达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为国共合作创造舆论氛围
C.强调工农大众团结一致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3、”10月24日,达赖喇嘛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双方代表在友好基础上,已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其中“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西藏摆脱了殖民统治
14、“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创立兴中会 ④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改革开放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6、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 B. 毛泽东、朱德等指挥失误
C. 国民党的大规模围剿 D.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日: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事件之后
A.维新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浴血奋战、不怕牺牲
B.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C.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 香烟
B. 茶叶
C. 大麻
D. 酒
20、戊戌变法六君子不包括下面的:( )
A.康广仁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刘光第
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和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 年和 ______年回归祖国。
22、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________,大革命失败。
23、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曾经割走中国大片领土。请你说说与下列岛屿被割占得相关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1)香港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2)库页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3)台湾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24、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海滩被当众销毁。
25、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_____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947年夏,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_。
26、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⑰“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7、__________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场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8、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29、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入侵下,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表格相关内容。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中国抗争事迹 |
鸦片战争 | 《 ① 》 | 中国__②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③__(人物)虎门销烟 |
(_____④_____) | 《北京条约》等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太平天国运动 |
(______⑤____) | 《 ⑥ 》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 ___⑦____(人物)黄海大战与舰同沉 |
31、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实现中国梦,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条正确道路?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哪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哪一文件的通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政治制度?哪一制度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和焦裕禄分别有着怎样的美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摘编自顾明义的《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材料三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3)材料三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