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①坚持改革开放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初级阶段经济分三步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战争中采取的策略是
A. 扶起西边,倒却东边
B. 诱敌深入,各个击破
C.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 只打真贼,不扰平民
3、从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
A. 一帆风顺
B. 一无是处
C. 机械模仿
D. 曲折前进
4、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C. 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5、“它展示了一幅宏伟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大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物品的进口统计图。根据这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判断,该物品可能是
A.鸦片
B.谷物
C.棉纱
D.茶叶
7、人类文明史是多彩的,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的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下面两幅地图中能够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巴比伦
B.古希腊临红海,因此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C.西亚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相对隔离没有交流
D.地理环境对东西方文明特征产生了不同影响
8、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 《申报》 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杂志
9、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你认为可以作为开端的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0、下列一组图片共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B.
C. D.
1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的中国梦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C.解决中国所有社会问题
D.实现中国梦
12、每个时代都有楷模,在1956—1966年期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时代楷模是
①黄继光 ②焦裕禄 ③杨利伟 ④王进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阅读下图漫画,该漫画准确地反应中国近代农民的核心诉求,它出自中国近代一部历史文献,这部文献应该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资政新篇》
14、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中说到:“当时尚无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动荡地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可持续的、开放的市场经济。”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15、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①《荷马史诗》
②《天方夜谭》
③《掷铁饼者》
④《十二铜表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如图所示对联拟一个横批,最恰当的是( )
A.澳门回归
B.香港回归
C.民族团结
D.浦东开发
17、“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
A. 重工业 B. 运输业 C. 轻工业 D. 农业和商业
18、当时的《世界军事年鉴》称中国的海军力量在世界上排第八位,而日本则排在中国之后。“当时”应是
A. 鸦片战争前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 甲午中日战争前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
19、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失去了最大的一个岛!”
②英国:“耶!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了!”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制度或政策。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3)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制定的基本政策——
22、抗日故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3、下列言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4、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____、____、__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5、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6、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1915年,以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___和科学为口号,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8、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29、(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对应的方框内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B.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据图指出,红军长征行军路线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2)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对应的方框内。
A.武昌起义发生地点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点
30、张学良、杨虎城在( )(城市)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 )(城市),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1、想一想: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该纲领后又被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3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推翻清王朝的事件是?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主要跟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指出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中的哪些内容有关?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的通商口岸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之后被迫开放的?从区域分布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