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A.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促进了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C.推动我国工业赶超发达国家
D.实现了我国的工业现代化
2、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
3、1972年10月日本首相( )访华。
A. 伊藤博文 B. 福田鸠夫 C. 安倍晋三 D. 田中角荣
4、“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
A.刘邓大军 B.东北解放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北解放军
5、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
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
6、近几年,朝鲜国内掀起一股“红楼梦热”,朝鲜领袖金正日“做了几十次宝贵的教导”。《红楼梦》在世界上有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
A.情节曲折离奇
B.反映了中朝友谊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7、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取得新的突破。中国是世界上(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五
8、1919年的5月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北京的学子们正在街头示威游行,并且口中高喊口号,下列口号不适用于此次运动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9、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扎根农村干革命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 破虏丹心昭日月,抗日碧血壮山河
10、关于下图形势,毛泽东说:“蒋介石伸出两个拳头打我们,一个在山东,一个在陕北。两个拳头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要紧紧地拖住这两个拳头,让刘邓大军进军中原,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一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11、以下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表述有误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并未付诸实践
B.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C.这场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的
D.北伐的失败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林则徐愿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下列事件与林则徐密切相关的是
A.抗击洋枪队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洋务运动
13、经此一战,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场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内战
D.抗美援朝
14、下列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全面实现对外开放
15、在我们吉林省有一个伊通满族自治县,它的建立是我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 (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平等
16、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用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8、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与“抖音”“朋友圈”等出现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最可爱的人
B.拨乱反正
C.个体户
D.网络直播带货
19、列强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望厦条约
C.虎门条约 D.北京条约
20、影响两岸统一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吕秀莲不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外国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C. 民进党台独思想严重
D. 大多数台湾人民认同台独
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________》,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________年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成立。
2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24、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____、_______ 、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 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 的指导思想。
25、将下表空白处填写完整:
战争名称 | 不平等条约 | 影响 |
|
|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甲午中日战争 |
|
|
|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6、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7、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_______、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英、中法签订的《北京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_______为商埠。
28、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978年12月,中共____(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9、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
30、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达到________平方公里。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恰逢迎来党的百年华诞。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在感悟奋斗历程中坚定航天报国志向。
(1)“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使用的载人飞船名称是什么?搭载这艘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哪一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发射?
(2)我国哪一型号的无人飞船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航天之旅?我国第一位升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第一位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谁?
(3)“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要弘扬和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哪些精神?
32、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的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最终完成的?
33、请以《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1)写出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筹备工作的会议及会议的时间、地点。
(2)写出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性事件及意义。
(3)写出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三例,并写明其时间、意义。
(4)写出由以上事件给你带来的感悟。
(5)表述成文,字数260字左右。
34、以史为鉴,远离战争,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欧洲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国和俄国影响的加强。战后,英法等传统大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主导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国协调开始了……《凡尔赛和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因此,凡尔赛体系带来的将不会是永久的和平,而将是新的、更大的危机和冲突。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什么?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当前国际社会应怎样防止战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