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发表的著作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毛泽东的这部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2、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圆明园首度遭劫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胡锦涛
4、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5、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中国两次转变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一五计划 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C.大炼钢铁 土地改革
D.大炼钢铁 三大改造
6、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7、1978年10月,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这说明:
A.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已开始
B.十一届三中全会位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调动企业和职工生产的积极性是改革的主要目的的
D.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8、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刻说明(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中国走不通
B. 中华民族富有抗争性,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C. 要取得反侵略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
D. 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
9、这场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巨大差距)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相对日本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这场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B.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岛给日本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0、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下列表述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1、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会宁会师 D.吴起镇会师
13、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4、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②修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下图所承载的直接史实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17、1905年,为了实现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的目的,孙中山组建了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同盟会 C.义和团 D.中国共产党
18、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19、下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
C.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开办民用企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留学生
21、《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22、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4、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
25、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26、近代中国文化教育
(1)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
(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_________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__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2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请根据提示填写出有关教育的相应内容。
(1)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
(2)清末状元 ________回到家乡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实业救国”道路。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9、依据所学,完成下列填空。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2)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4)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标志性事件是
(5)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6)洋务运动的管理机构
(7)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
(8)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
(9)党的中央局书记是
(10)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0、由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文件。
31、我国的首都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世纪中期列强在此犯下的滔天罪行1例。19世纪末哪一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写出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举出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人物一位。
(3)写出军阀割据时期北京政府的控制者。
(4)写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事件。写出在这个事件中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主力军。
(5)综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
32、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国土被践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中国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采取各种救国方案,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农民阶级】
(1)在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分别抗击哪些外国军队?
(2)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中国地主阶级】
(3)地主阶级的哪个派别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什么探索活动?
(4)这一派别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5)请你写出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6)此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中国资产阶级】
(7)上图图甲、图乙分别是哪两位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们推动了哪一场变法运动?
(8)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结果怎么样?
(9)这场变法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请问,此处“革命”二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革命所取得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决定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3)“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什么意义?
(4)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5)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什么制度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