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同学在历史活动中对《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进行分析比较,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两个条约相似点的是
①都割让了领土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尼克松在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是签署了
A.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 中美《联合公报》
C. 中美《建交公报》 D. 《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
3、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B.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农、轻、重均衡发展
C.一五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4、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了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5、如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据此可知,汉武帝时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6、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
A. 福州船政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汉阳铁厂
7、绵阳中学英才学校进行了关于“医食住用行”的口述史调查,根据调查,你认为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各项不是“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是
A. 袁世凯政权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B. 袁世凯制造了刺杀宋教仁案
C. 袁世凯解散了国会 D. 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
9、面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声援辛亥革命 B.维护共和制度
C.抵制“二十一条” D.反对军阀割据
10、下面时间轴体现的主题是
A.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 B.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探索
11、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洋务派创办企业刺激
B.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C.丙段下降是因为国民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丁段下降是因为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
12、下列对南昌起义表述正确的是
A. 诞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B.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 建立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件名称 | 内容或意义 |
A | 中共二大 | 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
B | 中共三大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 | 八七会议 |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D | 古田会议 | 首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A.A
B.B
C.C
D.D
14、2018年是戊戌年,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戊戌年的是
A.百日维新
B.同盟会成立
C.公车上书
D.签订《南京条约》
15、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C.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6、下图反映的是“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大会场”,该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经验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7、黄埔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北平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18、红军胜利完成长征的标志是( )
A. 毛泽东接手领导权 B. 巧渡金沙江摆脱围追
C. 三大主力会师 D.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20、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2、看图回答问题
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
23、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71年10月25日,当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与这一场景相关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是(____)
25、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26、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7、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28、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并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30、根据下列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身堵枪眼,血染上甘岭—--—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被迫害——
(3)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31、综合探究题。
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
(1)说说“中国梦”提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列举我国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具体表现(至少举2例)。
32、三民主义
3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4、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1)根据材料一,说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