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7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66周年,那么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该运动爆发的地区是在当时的(  )

A. 广东   B. 广西   C. 福建   D. 江苏

 

2、以下一组图片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其最恰当的主题是(  

 

 

A.形成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

B.形成四大战区作战体系

C.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D.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3、抗战时期,文学界大力支持祖国伟大的抗战事业。其中著名的代表是

A.侯德榜

B.陈嘉庚

C.邹韬奋

D.陈纳德

4、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大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旗帜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旅顺清军抗击日军

5、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

B.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非会议

C.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D.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6、某班举行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它使国经济发展中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D.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7、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痛心 B.对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的不满

C.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D.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歌颂

8、“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1984年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指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加入WTO参与全球竞争

9、1902年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10、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工厂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有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履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戊戌变法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张骞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11、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 王强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

B. 李萍乘坐火车,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 戊戌变法期间,刘海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 《辛丑条约》签订后,孟静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2、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是

A.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B.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 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   D. 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13、“它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实践标准而不是别的标准来检验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辩明是否为真理。这样就在思想上解除了对毛泽东的迷信和盲从,而这正是后毛泽东时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这里的“它”是指(       

A.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D.“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

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黄海大战

B.旅顺大屠杀

C.廊坊阻击战

D.威海卫战役

1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 “分共会议”的召开

B. 张学良改易旗帜

C.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 北伐战争失败

16、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请你想想,这个“焕然一新”开始于哪一年?

A.1919年

B.1921年

C.1937年

D.1949年

17、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关于这一条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B. 有利于中英贸易的正常进行

C. 这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D. 说明我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破坏

18、下列是关于长征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渡赤水   ②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③渡过金沙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19、我国科举制建立与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宋朝、明朝

20、下列文学家、艺术家及其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徐悲鸿——《虾》

B.鲁迅——《子夜》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冼星海——《毕业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1956年~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其中代表有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

2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3、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4、发展:组织________,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

25、1839年,______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收复新疆。

26、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图中的人物是_____ ,他被誉为“_____”。

(2)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_____。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伟大决策。

(3)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深圳、__________和厦门。

(4)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

(5)在_____会议上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_____会议上把他的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7、请写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斗争中召开过的相关会议   

(1)中里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________

(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________________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________________

28、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上“血肉筑长城”并取得胜利的两场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29、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_______”的宗旨;号召“驱除跶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0、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里?1988 年哪里被划为经济特区?如今,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6)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地深化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7)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道路不断摸索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等人在摸索中开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遵义会议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在两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认识?

33、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七子之歌》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

(2)“母亲”又是指什么?

(3)“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

(4)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5)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歌曲《春天的故事》

(6)材料当中歌颂的“老人”是谁?

(7)材料当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哪一决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