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7 4  1 7 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外,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的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事件与之相 关的是 ( )

A. 重庆谈判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三大战役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201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

A. 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的召开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基本的前提是( )

A.维护民族平等

B.维护国家统一

C.维护民族团结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  

A.最可爱的人

B.和平卫士

C.党的好战士

D.钢铁卫士

5、“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6、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B.巩固了新生政权

C.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下因果关系搭配恰当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B.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中共七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三大战役胜利——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8、下列有关古田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 B.确立了政治建军原则

C.于1929年12月召开 D.在江西省召开

9、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D.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化

10、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它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出文学革命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1、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C.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2、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材料强调的主要是抗美援朝战争(  

A.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B.保家卫国

C.巩固了中国新生政权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3、《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如此评论:“……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的观点是

A.新文化运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C.新文化运动反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D.新文化运动反对大量引入西方文化

14、18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时建社会的历史 B.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C.列强的侵华史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D.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15、1951年,代表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       

A.阿沛·阿旺晋美

B.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C.达赖喇嘛

D.帕巴拉·格列朗杰

16、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土地的使用权是农民权益的最主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后在农村实行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17、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 )

A.1911年 B.1921年 C.1928年 D.1949年

18、吹响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施“一五”计划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9、“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被海制。”这是历史给予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潜艇部队

20、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A.进行战略转移

B.挽救中国革命

C.坚持北上抗日

D.为人民谋幸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事件是___________

22、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_______

24、《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__。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

(4)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______。

26、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7、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企图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28、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改变大量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状况, ______ 年冬起,全国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 ______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9、秦朝修筑了西起__________,东到_________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30、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_____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她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凯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927年,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2)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的原则是什么?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什么战争?

(4)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哪座城市,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结合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32、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4)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谁窃取?

(5)1912年联合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的是谁?

33、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民主建设、新型民族关系建设过程中分别确立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试分析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毛泽东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

(1)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革命根据地?逐渐开辟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远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