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主张开展文学革命④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913年10月,袁世凯破坏民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其独裁活动不包括(   )

A.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是大总统   B. 取消国会   C. 修改总统选举法   D. 废除民国纪年法

3、下列哪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特征(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4、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左宗棠   B. 张之洞   C. 曾国藩   D. 张謇

5、宣传画具有时代性特征。下列宣传画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6、俄国历史上,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沙皇专制权力的是( )

A.彼得一世 B.叶卡捷琳娜二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伊凡四世

7、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

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8、追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将下列场馆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 b c

B.c b a

C.a c b

D.b c a

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整理下列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公车上书轰动全国”“三民主义光芒闪耀”等,该内容最适合的主题为

A.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曾国藩

B. 张之洞

C. 洪秀全

D. 奕

11、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D. 改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2、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1935年在北伐战争途中召开的紧急会议

B.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和领导地位

D.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13、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战役

意义

A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D

武汉会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A.A

B.B

C.C

D.D

14、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了。40多年,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我国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第一届全国人大

B.1982年中共十二大

C.1992年中共十四大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15、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大爱国革命运动。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6、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严格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使中国迅速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

17、如下图所示的历史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最早遭遇劫难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8、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形成了严密的官僚机构体系

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三省六部制一直被后世所沿袭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该歌谣应流传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858年11月8 日清钦差大臣桂良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条约。主要内容:“(1)海关聘用英人;……(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银三十两。”此条约为(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________”的口号,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2、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4月,陈毅与_______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11月,陈毅参与了_______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2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_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2)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界提出的方针是

25、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

27、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8、民国计时:以1912年为___________,改用公历。

29、【顺应时代·融入全球】2001年12月,在经过了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加入了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0、1949年,在北平召开一届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民的普遍要求。

(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着什么样的性质?确定了什么政治制度?关于《宪法》,你还知道些什么?

(2)宪法诞生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3)假若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可以依据哪部法律讨回权利?

33、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

(5)举出中国在2001年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材料二   与普通军队区分……在四军各团营兵士内,是非常团结,彼此相依为命的……每个士兵都知道对工农的帮助的重要,到达某一地方每个士兵能自动向群众宣传,与之发生亲密的关系。

——《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1929年9月)

材料三   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材料四   土地制度改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党的一大”召开于哪一年?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据材料指出,共产党人的理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军”是指哪一支军队?其创建与什么事件有关?据材料归纳,“四军”与“普通军队区分”有哪些?

(3)写出材料三中“延安”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地位。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什么土地制度?据材料指出,这次土改起到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