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C.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D.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
2、盐城作为革命老区,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下列红色文化景点共同反映的革命岁月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3、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4、“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黄海海战
D.百日维新.
5、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资产阶级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6、二次革命爆发于
A. 湖北武汉
B. 江西湖口
C. 云南昆明
D. 江苏南京
7、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中共二大召开
D.中共三大的召开
8、下列关于百团大战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 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C. 1940年由彭德怀指挥
D. 八路军出动整整一百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攻击
9、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的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青年杂志》
10、从184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2、从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13、“二次革命”的领导人是( )
A. 李烈钧 B. 孙中山 C. 蔡锷 D. 唐继尧
14、有资料表明,1966年﹣1976年的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下列根据该资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这十年国民收入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遵循中共八大提出的“总路线”的指示
B. 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失败了
C.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D. “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5、“肩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挽联中的“少帅”是
A. 毛泽东
B. 张学良
C. 周恩来
D. 蒋介石
16、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17、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做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圆。”造成百年前“圆明不复圆”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失败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18、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B. 维新变法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C. 变法最终失败,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D. 变法期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19、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转战陕北 D.武汉会战
20、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 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B.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C.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
(2)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
22、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______。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3、1966年,中国组建的_____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_____新格局。
24、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二次革命的首发地
B.宋教仁被刺的地点
2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
26、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 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创立者是____________。
27、观察《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在图中方框内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中文名称。
A.洪秀全在此封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B.1853年,太平军攻占此地并定都
28、近代化探索。
29、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胜利,粉碎了日军“_____”的神话。
30、完成下列表格
31、请以《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1)写出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筹备工作的会议及会议的时间、地点。
(2)写出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性事件及意义。
(3)写出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三例,并写明其时间、意义。
(4)写出由以上事件给你带来的感悟。
(5)表述成文,字数260字左右。
32、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什么?
(2)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4)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谈谈你对一小撮分裂分子行径的看法。
3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34、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非凡业绩。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开天辟地 崭露头角】
材料一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开辟道路 打开局面】
材料二
【推动合作,功照千秋】
材料三
【砥柱中流,伟大胜利】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五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这个特别的日子”,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中的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图2所示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据材料三中的图3和图4的信息,分别说出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事件?简要概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5)材料五中的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