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世界三大宗教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A.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C.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战役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的风潮,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A.对外开放政策日益深入人心

B.国企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

C.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民众完全接纳了市场经济观念

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人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湖(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标志着护国战争爆发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7、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A.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8、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B.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

9、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下列条约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10、“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 建成投产∶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煤矿建成投产∶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开始修建....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材料中这些建设成就出现于

A.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1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内容应该是:

A. 清政府镇压葛尔丹叛乱   B.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3、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   )

①《万国公报》 ②《民报》 ③《国闻报》 ④《时务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14、下图是1900年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   )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日本军队   D. 八国联军

 

15、“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上述材料所描述的战况发生在期间。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6、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官职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葛云飞

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陈化成

江南提督

A.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道光帝抗战态度摇摆不定

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聂士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7、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的目的的一句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C.抵抗侵略,维护和平

D.援助邻国,睦邻友好

18、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19、1971年的中美双边进出口额是500万美元,1972年上升至9590万美元,1973、1974年剧增为8.05亿和9.338亿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美国在美苏对抗中处于劣势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其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的是(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时间、性质: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____》。

22、《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

 

23、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___________三座大山的统治。

25、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1956年底,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7、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

 

28、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的标志:___________

2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30、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汉谟拉比法典的本质是维护________的利益。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建立制度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严重失误

(2)请你写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路上出现的严重失误两例。

伟大转折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特色理论

(4)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谁?

经济特区

(5)1980年我国在哪两个省建立了经济特区?

伟大梦想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2、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请说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3、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格局?说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战役,各举一例。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2点)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某一历史兴趣小组想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主题,完成一份历史拓展作业,为此他们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这一拓展作业。

(1)完成历史拓展作业,首先需要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主题相关资料的进行梳理,请将以上材料按照时序进行排列。(填字母)

(2)完成历史拓展作业,还需要理清材料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间的关系。

例如:材料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从此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根据示例,请对材料E做出解释。

(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认识,以此作为历史拓展作业的内容提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