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

A. 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和追歼残余武装和土匪

B. 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和肃清反革命分子

C.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和实行土地改革

D.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B.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C.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D.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3、学习第一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侵略与抗争 B.帝国的彷徨 C.近代化的起步 D.王朝的振兴

4、这一年,北京学生走上街头,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一年,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这一年,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年”是

A.A

B.B

C.C

D.D

5、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次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三湾改编

6、1915—1919年中国纱厂实现盈利,出现这种局面的外部条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政策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

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D.军阀割据混战持续

7、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这表明当时我国(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农业发展速度超过工业

C.农轻重各行业均衡发展

D.完全实现了工业化

8、英法联军之役完结后不久,沙俄又以调停战争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沙俄。这段材料意在强调(     

A.中俄《北京条约》的签署遵循双方自愿原则

B.沙俄调停战争有功,其获取土地是应该的

C.沙俄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攫取了大量利益

D.中俄《北京条约》划定了中俄的国界

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10、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维持了103天,所以又称它为(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戊戌政变

D.清末新政

11、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2、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共同议题是( )

A.讨论国共合作

B.拟定三大政策

C.成立黄埔军校

D.发动北伐战争

1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烈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左权

D.⽑岸英

14、“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这是一首被西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这首歌反映的事件最接近于(     

A.1949年

B.1951年

C.1953年   .

D.1956年

15、70年前,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南各省后,西藏派出代表团达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得到和平解放。这一事件

A.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B.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标志着中国实现统一

D.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新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新发展理念”具体指的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绿色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放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创新

17、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其中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状况(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18、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决定设立新疆行省。其设立的时间是:A1871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19、1950年10月的一天,湖南岳阳县策口乡农民集中烧毁了旧地契,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反映了新中国正在(        

A.举行开国大典

B.进行抗美援朝宣传

C.进行土地改革

D.进行“一五”计划

20、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下列“灾难-一进步”组合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

A.鸦片战争一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同文馆创立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兴起

D.七七事变一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戊戌六君子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是________。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徐锡麟安庆起义而英勇就义的女革命党人是________

22、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__________;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23、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①1860年,英法联军推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________

②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③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④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的爱国救亡运动:________

⑤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________

⑥1949年初,华北全境基本基本解放的战役:________

24、_____年7月,_____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5、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26、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_______结束,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7、1924年,中国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

28、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9、________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0、文学成就: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______》《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______》、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列强侵华战争与签订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32、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33、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请回答:

(1)写出我国近代工业化开端事件的根本目的。

(2)开启我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历史影响。

(3)写出近代中国“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的代表事件及其口号。

(4)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事件失败的共同原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江泽民在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2)“先生”指谁?他在这一时期还有哪些革命活动(举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